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先后涌现出徐辉、吴群、刘丽、沈浩、黄凤等一大批“中国好人”典型,形成“厚德安徽、好人辈出”的良好局面。近一个时期以来,安徽省深挖道德资源,不断完善机制,着力打造“好人安徽”品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道德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
着力培育好人生成土壤,大力完善好人培养机制。我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列入“一把手”工程和文化强省“八大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鼓励干部群众从身边推选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在平凡岗位上举荐典型。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争当工作标兵”“学好人、当好人”等系列竞赛评比,扎实推进江淮百万志愿者和谐行动,努力丰富好人实践载体。据统计,全省已发展各类志愿者160多万人,志愿服务队伍2985支,社区志愿者服务站1590个。为推动好人培育制度化、常态化,安徽省建立健全好人发现、评比、宣传、激励机制,连续17年每月评选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结合“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启动“十佳人物”评选,先后选树90名安徽道德模范。各市县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地方好人、道德模范、十佳人物推荐评选,形成县、市、省层层跟进的良好局面。从2009年开始,我省每年拿出100万元成立困难道德模范专项资助资金,3年来先后资助困难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数百人次。
着力营造学习好人浓厚氛围,与时俱进传承发扬好人精神。对具有广泛宣传价值的重大好人典型,我省积极向中央媒体推荐,进一步提高典型影响力。积极应用新媒体,充分发挥安徽好人网主阵地作用,采取手机短信、微博等新兴手段,丰富“好人安徽”宣传形式。同时,因地制宜利用阅报栏、社区宣传栏、大型户外广告、先进事迹典型报告会等传统手段,强化好人精神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宣传实效。为适应时代发展,我省立足于新形势新特点,不断赋予好人精神新的内涵与特征,将“好人安徽”品牌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用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气,用好人品牌彰显雷锋精神。围绕建设“三个强省”目标,注重挖掘经济社会建设各条战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凡人善举,将好人品牌带动作用从道德精神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建设领域。在坚持“向上向善”好人理念基础上,使好人精神与时代接轨,与人民群众需求吻合,使“安徽好人”从个体、群体逐步发展为整体,不断扩大社会效益。(记者 汪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