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依托"制度+科技" 提升工程建设领域治理效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11日 08时45分   来源:文汇报

    记者从上海市纪委获悉,依托“制度+科技”,上海各级党政部门连续三年对工程建设领域开展集中整治和规范,先后制定和修订了相关地方性法规2部,政府规章8项;去年12月底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开通“上海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5个月来公开项目信息116100多条、信用信息252500多条,其中“负面”信息3259条。

    上海自2009年根据中央要求专项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以来,深入排查整改,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探索创新;尤其“11·15”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后,全市上下深刻反思,认真吸取教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多次专题听取汇报、现场调研,作出指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董君舒,副市长沈骏多次召开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各阶段专题推进会,研究部署,提出要求,并深入工地检查调研。

    经排查统计,全市在建工程项目共5373项,总投资8614亿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有些环节的监管责任主体还不够明晰。排查发现,在建工程中有874个项目手续不全,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办理、初步设计未批复、未办理报监和施工许可手续等。

    整治期间,全市共出动22803人次进行检查,开具停工通知单208份,暂缓施工通知单227份,整改通知书1027份;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552件,处罚金额3800多万元。同时,建管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对所有企业的人员、业绩等信息做了全面筛查,并重点对存在人员不达标、有投诉举报核实的、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等不良行为的1915家企业进一步核查,发现有777家企业不能满足资质标准要求,其中565家企业的资质被注销、降级或撤回,不得再承接相应工程,212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改。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条例》、《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等2部地方性法规,和《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等8个政府规章是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的制度成果,也是治理取得长效的制度保障。据统计,随着法规规章的完善,全市备案的专业分包合同从2010年的2268项上升到2011年的10632项,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重点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案件线索进行排摸分析,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搞权钱交易、贪污贿赂的行为。截至2012年3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建设工程领域举报共855件,立案59件,已查实3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0人,其中局级干部3人,处级干部11人,移送司法机关30人。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共206件224人,其中涉及国家公务人员案件38件39人。其中,原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陶校兴、原上海临港发展集团副总裁戴伟中、原普陀区副区长陈猛等局级官员均因在工程建设方面利用职权涉嫌收受贿赂,经市纪委查办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经过整治和规范,纠正了工程建设中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消除了一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大幅度减少。排查整治显示,83.73%的在建项目手续齐全或按规定无需办理手续;88.37%的在建项目招投标程序监管基本到位;95.51%的项目施工总包单位资质符合项目管理要求;90%以上的项目建设工程款基本按约定支付;96.71%的项目监理制度基本得到执行;88%以上的项目现场管理主要工作基本符合要求。

    目前,工程建设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虽然有所收敛,但仍未完全禁绝。记者了解到,市建交委、市发改委、市规土局等部门以及有关区县研究开发了从固定资产投资审批、工程项目储备立项、规划土地资源控制以及工程建设全流程的管理信息平台,正相继投入运行。

 
 
 相关链接
· 沪统筹教育资源应对入园入学适龄人口"峰谷交替"
· 韩正在西郊宾馆会见日本众议院议长横路孝弘一行
· 俞正声会见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党政代表团
· 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近千万 平均年龄31.6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