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障房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
近段时间,有关保障房的安全质量问题再次为社会所关注。对于这项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人们迫切地想去了解其资金压力是否已经得到缓解、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又有哪些措施等情况。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日前接受了采访,就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28万套,基本建成150万套,完成投资2470亿元。可以说,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张学勤从4个方面分析了进展顺利的原因:一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部署较早;二是中央对于这项工作的补助力度不减;三是各地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了不少工作经验;四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
“去年12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了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和各省区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今年2月,国务院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质量工作的督察活动,这是今年工作顺利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学勤说,“今年新开工套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中央补助资金的力度不低于去年,补助资金下达给地方的时间比去年早一个多月。”
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
由于去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在今年会继续施工,加上今年新开工700万套的任务,保障房的在建规模将达到一个新高度,资金的需求量较往年也有所提高。
“对此,今年中央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只增不减,而且中央也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安排在预算内。同时,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国债优先和倾斜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很多地方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作大头。融资方面我们提出来要规范利用企业债券,包括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建设保障房,也包括其他企业建设保障房项目,都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当然要按照规定通过审批。此外,还要加大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这几年银行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张学勤说。
据记者了解,在资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已下达地方1483亿元补助资金,其中第一批补助资金454亿元已于2月份下达到地方,较去年提前1个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临的筹资的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
质量问责建立永久责任制
由于保障房建设特殊的民生属性,其质量安全问题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对此,张学勤表示,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仅不断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程序和建设行为,明确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保证足额投入,“通过几方面的政策措施及近年的督察情况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总体可控。”张学勤说。
张学勤还表示,将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建立“永久责任制度”:“按照规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主体要负各自应有之责,同时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永久责任制。而且,项目建成后要在保障性住房项目设立永久标识牌,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所有参建主体都进行标注,不仅单位名称要刻在上面,人名也要刻在上面。如果你做好了,将来就是个光荣榜,做不好就是耻辱柱。”
据记者了解,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开展全国性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大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刻要求当地进行整改。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问责不仅对参建单位有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将其纳入考核机制中。
周边配套将会逐步完善
在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由于周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间房”的现象。对此,张学勤表示,随着保障性社区的建设,周边的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将逐渐跟进,但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政府已经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般需要3年~5年。
据张学勤介绍,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选址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房,这也是推进社区融合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是独立建设的保障型社区,这类社区在选址上要求优先选择在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比较到位的地方。“对那些本身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新址上选择的社区,我们要求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上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运行。力争让老百姓住上舒心的房子、有一个舒心的环境。”张学勤说。
“周边配套设施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即使是商品房小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今年中央为了支持地方保障性住房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专门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慢慢会好一些,毕竟去年才刚刚开始。”张学勤同时表示。(张际达)

让"住有所居"成现实—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综述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杜宇)江西九江市东部的螺狮山小区,属于九江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这里三分之一的住户享受了廉租房政策。60多岁的陈三里就住在这里,她告诉记者:“每月只付27元租金就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啦!”陈三里一家居住条件的改善得益于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事实上,随着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也经历着不断突破、不断完善的过程。人们逐步认识到,要想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仅靠商品化是不够的。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要另辟蹊径。详细阅读>>>
广东省2012年一季度新开工建设保障房逾17000套
新华社广州4月17日电(记者 张建华)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7226套,其中廉租住房923套、经济适用住房1185套、公共租赁住房14978套、限价房140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20户。这是记者17日在“2012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第一季度情况发布会”上获悉的。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英松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按照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有关部署,2012年广东省要开工建设15.15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4.39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7600户,竣工保障性住房3.3万套。详细阅读>>>
2012年前4个月甘肃省保障房开工率已达到86%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甘肃省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获悉,截至4月底,甘肃省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3万套,开工率为86%,比去年同期提高61.6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22.42亿元,投资完成率13%。
据悉,今年国家下达甘肃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任务11.845万套,省政府分解任务为11.963万套,其中,新增廉租住房3.2271万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9114万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7753万套、新建限价商品住房8239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3759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966户、林业棚户区改造7700户、垦区棚户区改造8648户。详细阅读>>>
2011年8月部分地区保障房开工率排行情况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杜宇)住房城乡建设部5日公布22个省、市、自治区上半年保障房建设数据。
其中,保障房建设任务量在40万套以上的有陕西、重庆、黑龙江,开工率分别为101.1%、65%和48%。
保障房建设任务量在30万到40万套之间的有10个地方,开工率分别为辽宁104.6%、山西88.5%、河北81.6%、安徽80.8%、四川73%、山东65%、内蒙古64%,江苏63.7%,湖北60%,新疆53.4%。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