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提醒防暑降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17日 15时41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6月17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预计17日下午,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提醒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公众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这是今年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首个高温预警。

    预计17日下午,陕西关中地区、山西西南部、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西北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其中,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

    气象部门建议,上述地区的有关部门应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等灾害;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公众应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做好高温天气的防范应对。

    此与同时,中央气象台于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7日14时至18日14时,浙江大部、福建、江西大部、广东中东部、海南等地有大到暴雨,海南北部和西南部、广东东部沿海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局地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提醒,上述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继续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防范暴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气象科普

    什么是高温热浪?

    在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者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高温热浪”又叫高温酷暑,是一个气象学术语,通常是指持续多天的35℃以上的高温天气,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引起人、动物以及植物不能适应并且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高温热浪的标准主要依据高温对人体产生影响或危害的程度而制定。

    高温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除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以外,几乎绝大多数地方都出现过高温天气,包括最北端的漠河(2010年6月5次出现高温天气)。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从地理位置上看:江南,华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温的频发地。据1951-2009年的资料统计,在我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拉萨没有高温天气),重庆出现的次数最多,达1853天;西宁最少,只有3天。我国的新疆盆地也是高温的频发地,像吐鲁番多次出现全月(6,7,8月)所有天都为高温的情况。

    高温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一定的影响。高温热浪使人体感到不适,工作效率低,中暑、患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多;因用于防暑降温的水电需求量猛增,造成水电供应紧张,故障频发。高温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高温少雨同时出现时,造成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的发展,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持续高温少雨还易引发火灾,而森林火灾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旅游、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高温热浪同时也会给一些生产、销售防暑降温用品及设备的厂家和商家带来商机。

    预防措施

    高温天气34℃是个槛,日常生活中,冷与热都会造成身体的不舒适。人的正常体温大约维持在37℃左右,根据各国的实验,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冬季12℃~22℃。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湿度较高时,气温达到34℃就需要引起人们注意了。当气温和湿度高达某一界限时,人体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以致超过人的忍耐极限,造成死亡事故。

    补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原则,炎热天气下人体会大量出汗,极容易发生中暑或虚脱现象,老弱病幼人员应减少户外活动,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夏季,气温在36℃~38℃环境下,从事室外体力劳动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10L~12L;从事室内工作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2L~3L,同时应补充无机盐,增加维生素C、蛋白质、能量的摄入。 

 
 
 相关链接
· 华南江南等地有较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将有高温
· 华南江南等地有较强降水 华北黄淮等地将有高温
· 气象局:华南西南有较强降水 华北黄淮高温来袭
· 夏季高温谨防“空调病”
· 华北东北黄淮多雷雨 豫鲁等地高温范围缩小
· 中央气象台:华南有暴雨或大暴雨 陕豫鄂等地高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