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陕西省招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招办新闻发言人郝春怀就今年国家新增了面向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招生专项计划、查处高考违纪作弊、今年录取不去就读又参加下一年高考的考生继续给予政策约束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陕西省有国家划定的连片特殊困难县(区)43个,今年统考考生共105294人,资格审查合格考生56331人。专项计划录取后,省招办对录取的考生将进行公示,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今年国家下达给陕西省的专项计划851名,其中110个本科院校计划751名(其中除10所二本院校的50名计划外,其余计划均为一本),6个高职院校计划100名。
按照国家5部委文件规定,“专项计划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本科计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高职计划在本科批次结束后、高职批次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这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考生资格审查问题,省招办在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对这些考生做特殊标志,只有这些考生进入填报志愿系统后,方可看到并填写贫困县定向志愿。按照国家5部委文件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专项计划所录取考生回贫困地区工作,鼓励引导的措施:一是在计划编制方面,专项计划安排的主要是贫困地区发展急需的专业,涉农方面的专业较多;二是考生录取后实行“三不”政策,即不迁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三是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的定向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郝春怀介绍,公布高考成绩之前,陕西省共处理违纪作弊考生76人。其中属于统招统考的37人,属于“三校生”单独招生考试的39人。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规定,属于违纪的,取消违纪科目的考试成绩;属于作弊的,各科成绩无效。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对实名举报的考试作弊、资格造假等问题,还将继续严查严处。
郝春怀说,去年省招委会作出决定,对上一年录取后不到录取院校就读、又参加下一年高考的考生,下一年高考时将其位次排列在同一总分的最后位次,这一政策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一是去年录取又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人数大幅下降,2010年已被录取又参加2011年高考的考生13,744人,而去年已被录取又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减少到5671人。今年往届生比例由去年的25%降低到今年的22%。二是从省内各院校新生报到率情况看,前几年三本、高职(专科)院校的报到率超过90%的很少,去年实行以上政策后,多数院校的新生报到率达到95%左右。三是录取以后又复读参加高考的人数比上一年度减少8千多人,意味着对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减少了8千多个竞争对象。
今年省招委会再次重申:对上一年已被录取、但以各种理由主动放弃到录取院校就读、又参加下一年高考的考生,下一年公布高考成绩时,将其位次排在同分数的最低位次,同时将考生上一年度主动放弃到录取院校就读的事实,计入其电子档案并提供给高校,招生院校可以将此作为退档理由,省招办予以同意。
希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慎重选择,不想去的学校和专业最好不要填报,以免录取后翻悔不去,受到以上政策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