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第二阶段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在会上强调,全国各级工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全面完成专项行动的各项任务,以扎实的工作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刘玉亭指出,全国各级工商部门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前一阶段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根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截至2012年5月31日,各级工商部门共排查煤矿、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等9个重点行业领域及其他涉及安全生产的行业领域企业796288户,发现问题企业33028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证照不全和许可文件过期或失效。工商部门通过责令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等手段,已处理29287户,占发现问题企业总数的89%,迅速规范清理了一批证照不全的企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刘玉亭强调,全国各级工商部门要努力做好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切实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向深入。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深化工商部门参与安全生产工作规律特点的认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配合,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努力在证照信息及时衔接、无照经营行为综合治理、部门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涉及安全生产行业领域新设立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依法对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中涉及安全生产的有关审批前置文件进行审查,对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取得安全生产前置许可的,一律不予办理登记。继续发挥年检、验照发现问题和收集信息的作用,对重点行业领域市场主体严格把关,做到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证照百分之百符合法律规定。要把工作任务逐级落到实处,对履职不到位的人员,依法严格追究其责任。
——积极参加联合执法,形成部门监管合力。各地工商部门要在前一阶段排查和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在各级政府和各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联合执法行动。继续加强与安监、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协调专项行动的有关事项,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整合信息资源,形成部门监管执法合力。抓紧建立信息交换通报机制和案件移送处理机制,增强信息通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突出监管重点,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综合运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经济户籍管理、属地监管等监管手段,将涉及安全生产的行业领域市场主体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作为查处重点,按规定处罚。严格执行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规定,将有关“黑名单”信息通报给行业管理部门,共同防范失信者扰乱管理秩序。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市场主体监管执法数据的综合利用,强化治本之策,促进安全生产领域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立足工商职能,依法查处无照无证或证照不全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集中力量依法查处无照无证或证照不全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对有关部门通报和检查中发现被吊销许可证或者许可证过期的,及时责令市场主体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者依法办理注销登记,直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对无证照或者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行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规范或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