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杂交粳稻育种及两系杂交稻现代繁种技术研究”于2010年批准立项,2012年5月在北京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重点围绕杂交粳稻育种技术及两系杂交稻现代繁种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创制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选育出了一批适合在各粳稻主产区种植的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于一体的杂交粳稻组合,建立了完善的杂交粳稻配套应用技术体系,构建了以新型两用不育系的创制、两用不育系原种提纯技术和高产、稳产、安全、高效现代繁殖制种为核心内容的两系杂交稻安全种子生产技术体系,项目实施全面增强了我国杂交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实施期间共育成通过审定的新品种32个, 9个组合比对照增产8%以上,米质指标达到国标2级,抗2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项目组成功选育出“粳不籼恢”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稻春优658,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生产试验增产21.72%,百亩示范方产量可达700公斤以上,开辟了一条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居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还建立了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核心种子生产和原种繁殖技术体系,两用核不育系原种繁殖高产田块亩产量达743.8kg。“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创造了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的最高记录,建立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生产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在江苏、浙江、湖南、安徽、吉林、辽宁等地示范推广常优5号、95优161、花优14等水稻新组合499.64万亩,普遍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产50kg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