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结束的呼和浩特市银企对接现场会上,19家驻呼金融机构和呼和浩特市100多户中小企业通过面对面对接,现场共签约贷款协议126项,涉及金额201.26亿元,缓解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乏力的困难。
面对今年以来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呼和浩特市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通过强优势、补短板、抓重点三大抓手,力促全市经济加快回升。
充分发挥服务业优势,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强化优势产业、优势行业对整体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继续加快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会展旅游、云计算、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同时,加大对万达广场二期、海亮广场二期、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提升消费市场服务功能,为实现拉动内需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着力补齐工业发展不足的短板,推进工业经济挖潜增效。通过狠抓现有骨干企业达产达效,特别是通过建设国际一流乳品研发和检测中心等措施,帮助伊利、蒙牛等重点企业更好地发挥龙头支撑作用。在政策、资金协调、用电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在发挥政府担保机构作用的同时,通过银企对接,力争近期内再为企业解决10亿元银行贷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抓好投资拉动、项目拉动和农业发展3项重点工作,合力保增长、促发展。今年,呼和浩特市安排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27项,总投资6363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225亿元。1至5月份,开复工275项,完成投资1475亿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开工。中国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创维和TCL各300万台液晶显示器、F-12高强有机纤维产业化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将在年内建成投产,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奠定基础。针对当前房地产发展现状,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范围内,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加大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力度,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确保今年奶牛新增头数达到7万头以上,蔬菜保护地新增规模达到5万亩以上,农民收入水平较上年增长1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抓好30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较大变化。(记者 贾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