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江西:给“菜篮子”“米袋子”再上一把安全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5日 09时53分   来源:江西日报

    近年来,江西省认真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一手抓执法监督,积极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尽管如此,江西省目前依然缺乏主动、连续、系统、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和评价数据。

    今年5月13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南昌)正式揭牌,拉开了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序幕。

    据了解,“风险评估”,是对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食源性危害对人体健康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评估,在食品卫生监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8.9%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西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已组织制定了地方农业标准340项,农业技术规范586项,基本实现了江西省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有标可依。创建了26个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县(区)、33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1051个、绿色食品703个、有机食品41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8个,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同时,为让百姓吃上放心的农产品,农业部门以严厉打击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禁用农兽药、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在“种植业产品、‘瘦肉精’、生鲜乳、兽药、水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六大领域,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据介绍,去年全省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8.9%。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

    据民进省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依然较多: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生产者科技水平低、鉴别能力差、责任意识不强;农业投入品复杂多样,如农药、兽药、饲料等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田间使用随意性大等。

    民进省委会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揭露出来的“瘦肉精”、“假蜂蜜”、“毒大米”、“膨大剂西瓜”等案件,不仅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健康,而且给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常监管工作中缺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与潜在问题的整改,缺乏主动、连续、系统、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和评价数据,从而引起潜在的安全问题不断积累而最终导致系统性风险事件的爆发。

    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将农产品安全事故堵在源头

    尽管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刚起步,但近几年来,江西省已建立3个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11个设区市和77个县(市、区)农产品质检站,检测范围初步涵盖了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鉴于目前江西省尚未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机构,省农业厅表示,去年底,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省农科院质标所,分别被农业部确定为区域性部级风险评估实验室和专业性部级风险评估实验室,为江西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工作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一环。省农业厅表示,要积极争取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步伐,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科研机构,围绕农产品主产区、优势产区、规模种养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强化对蔬菜、水果、生猪、禽蛋、生鲜乳和水产品等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严查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同时,加强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应用,以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将农产品安全事故堵在源头。(记者张玉珍 实习生高赟)

 
 
 相关链接
· 甘肃省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
· 农业部日前编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消费指南》
· 四川省近日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
· 农业部下发通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