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检察机关青年干部5年内分批到社区“实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7日 09时37分   来源:解放日报

    在闵行区莘庄镇信访办全脱产挂职半年,上海市检察院预防处年轻检察官林仪明发生着变化:经常接待来访群众,参与化解动拆迁、物业管理等难解矛盾,让他在工作中学会了 “换位思考”、更加贴近群众。像林仪明一样,全市已有314名年轻检察官分期分批下基层。他们深入街镇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居委会等一线“窗口”,补上了“群众工作”这一课。5年内,全市检察机关35岁以下青年干部都将分期分批到社区基层单位 “实训”,并形成长效机制。

    对于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来说,基层锻炼意义何在?上海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旭说,近年来,一大批青年充实到了检察队伍中,35岁以下已占1/3。他们中大多数是“三门”干部,直接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虽然受过良好法律教育,但缺少社会阅历和工作实践。为了让年轻检察官少一份“书生气”,更多地了解社情民意,增强群众观点,提高办案水平,市检察院专门作出了青年干部下基层“实训”的规定。

    “刚到江宁路街道综治中心挂职时,面对那些带着情绪的来访者,感到手足无措。”29岁的郑家海是静安区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起初坐在接访窗口前 “如坐针毡”,当事人也听不进他的“法言法语”,人家顶撞一句他立即脸红“吃瘪”。为改变状况,郑家海挨个找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聊天请教,老同志接访时他在一边认真学习,抢着翻阅资料、外出走访。渐渐地,他总结出了一套面对来访者的“工作法”:“对于有正当诉求的当事人,要耐心倾听,第一时间将情况移送有关部门并跟踪处理结果;对于没有正当诉求的当事人,就运用自己熟悉法律的优势,耐心说理、劝说息访。”

    “实训”经验,帮助郑家海回到岗位后妥善解决了一起贪污案中的信访难题。尿毒症患者丁阿婆家的旧房面临动迁,她向有关房地集团申请追加拆迁补偿款。动迁工作人员王某对老人谎称申请成功,但必须先把已拿到的196万元动迁款打到王某账户,他才能把追加后的216万元一起还给老人。丁阿婆信以为真,想不到王某卷款“人间蒸发”。后王某被以贪污罪提起公诉,但他声称“还不出钱”。案件审理中,丁阿婆多次信访,要求拿回动迁补偿款。郑家海主动请缨,约见丁阿婆听她倾诉困难;又联系检察院相关部门、法院承办人等,最终促成多方形成一致意见:某房地集团作为王某所属单位,应对王某的职务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最终,丁阿婆挽回了损失,案件也顺利结案。

    年轻检察官“沉到底”,不仅提高了办案中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也改进了工作作风。宝山区检察院检察官胡巧绒在友谊路街道综治办挂职期间,发现一些地区闲置厂房“非改居”群租现象突出。她多次到现场实地调查,还联络公安、消防、安监、规土等十余个部门一起寻找问题症结,从法律角度建议政府用投资入股、政策扶助等方式介入管理。用她的话来说:“深入、细致、严谨,是检察官必备的专业素质。”(记者 栾吟之)

 
 
 相关链接
· 上海采取多项措施 把动迁主动权决策权交给百姓
· 上海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老年护理康复资源配置
· 上海:2012年内做到每个区县至少一家三级医院
· 上海新农保城居保全覆盖 人均月养老金497元
· 上海2012年家庭医生制试点将扩展到全市所有区县
· “上海观念”激活青海果洛——最重要的援青结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