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部门在2011年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7日 19时26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7月16日,民政部发布《2011年度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去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等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死亡(含失踪)人口数为2000年以来最少,损坏房屋数量为2000年以来次少。中国气象局在去年的气象等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发布,加强与相关部委的配合联动,同时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公众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2011年4月2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同时,修订并印发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从制度建设上强化了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和物资保障能力。中国气象局组织试点省围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建设、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应急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了包括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油机、雷达配件、火箭弹及高炮、作业火箭配件等上百类应急物资在内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2011年中国气象局共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6次,加强应急处置。通过进一步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已达49万人,覆盖71%的行政村。

    第四,强化部门联动,不断加强灾害监测预报。2011年,中国气象局与农业部开展十多次重大灾害监测分析会商,与国家林业局联合组织开展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和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分析会商会议,做好沙尘暴及重大突发林业生物灾害预警工作,并在年初冬麦区抗旱期间,与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灾区,会商研判旱情发展动态。据统计,去年中国气象局共组织各类灾害性天气会商和应急服务专题会商60次,发布灾害预警615次,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712次。

    第五,建立灾害预警协作机制,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中国气象局召开了24个部门参与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与民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手段及时将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13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发给39个部委和相关单位。同时,建立和完善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建成7个气象海洋广播电台。全国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个,农村高音喇叭逾10万个,乡村电子显示屏近7万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近4万个。据统计,去年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23期,报送专题材料25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198期、《中国气象局值班信息》543期,向43亿人次发布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六,深入开展科普宣教。气象部门通过多种手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去年,中国气象局接待国内外媒体采访800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播出气象新闻2000余条,在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站刊发气象类新闻稿件1万多篇。

 
 
 相关链接
· 气象局:西南江南等地雨势强劲 黔桂湘等地有暴雨
· 气象局:上半年全国大部生态质量略好于去年同期
· 气象局: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 气象局:未来3天西南地区东部江南等地有大到暴雨
· 气象局:苏皖等地暴雨如注 湘赣浙15日雨较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