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年资金两年投,三年任务两年完;五年资金三年到,五年任务三年成”的阶段性要求,天津市援疆工作进展到何处?让我们走入援疆一线,用数据解读,用事实说话。
“2012年所有援疆项目6月底前必须开工,指挥部要全力促开工、促建设。”这是本市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张建国前些天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促援疆项目开工
114个援疆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到位资金4个亿,达到中央考核目标的100.8%。
据了解,农垦集团计划投资15亿元在策勒县进行10万亩沙漠综合治理开发项目本月中旬即将开工。现已完成通往项目区的公路及电路建设,正在开展项目整体规划、设计工作。项目建成后将采用高效节能滴灌方式种植当地适宜的枣树、杏树、核桃树及肉苁蓉等经济作物。同时通过平整沙丘、建设水利设施、改良土壤达到沙漠综合整治的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天津华勘集团和田矿产资源评价勘探开发项目已获得自治区批准,前期投入1.5亿元。将对和田地区东三县矿产资源进行深度勘探,将会带动整个和田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今年本市计划在疆完成9700户安居富民任务,现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主体完工5000户,竣工1591户,其余计划10月底之前全部完工。
促重点项目建设
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与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提出在南疆建设一所硬件先进、教学质量过硬的自治区级示范高中。3月29日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天津援疆重点项目和教育示范工程,总投资1.89亿元,占地200亩,目前已完成主体两层建设。作为受援单位,和田地区二中将在项目建成后整体搬入使用,将大大改善其硬件教学条件,成为和田地区乃至南疆一流的教育人才输出基地。
在本月就将正式入住的策勒县天津小区项目大门口,记者见到即将搬入新家的买吐逊,他有些兴奋地说:“还有几天我就要住进来了,我的房子有80多平方米,想起原来的土房子,心里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据了解,小区总投资1.18亿元,是节能与环保、现代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示范小区,同时建设有手工编织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等配套服务设施。
促产业项目落地
记者了解到,在和田地区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是由本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引进的和田尧柏水泥项目。作为本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由西部水泥集团一期投资7.6亿元,总投资17.6亿元,日产水泥熟料4500吨,年产水泥200万吨,本月中旬全面建成并点火投产。项目的成功落地将对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大幅带动当地就业、物流业领域的发展。
和田人民流传着一句话,“天津人在戈壁滩上要出了效益、创出了奇迹”。在策勒县一号风口的位置有个占地1500亩的策勒天津食用菌基地。在县城环境最恶劣的地方,数米深的风化岩层,每年200天以上沙尘肆虐,然而天津人却在这里建成了高规格大棚353个,投入使用260个,同时配套建设有管理培训区、保鲜加工区、仓储物流区,菌类生产也在逐步形成规模。策勒县农机局要局长告诉记者,在策勒县最快纪录是59天建了2个塑料大棚,可天津人在短短的100天里,建设高标准食用菌大棚300多个,听来真的是奇迹。
“一抓三促”重在落实
“抓全年工作目标的落实,促援疆项目开工、促重点项目建设、促产业项目落地”,本市援疆工作提出的“一抓三促”举措确保援疆目标顺利实现。
乘全国第三次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东风,本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采取摸底统计、强化督查、通报情况、将援疆工作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四措施。着手完善了项目进度统计、产业援疆统计、人才培养统计、津和互访交流及社会援疆统计等;采取领导干部及重点项目负责人深入一线听汇报、现场检查、个别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项目进展;对督查、调研情况,以会议、动态等形式通报相关各方,发挥督促作用;同时鼓励全体援疆干部牢记使命,情系和田,恪尽职守,援疆争优秀、岗位创一流,展示天津援疆干部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记者 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