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新甘石”有望10月通电 1.2万人超常举措迎挑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18日 10时11分   来源:四川日报

    “‘新甘石’联网工程又缩短了2个月工期,有望10月通电。现在已吸引了几个招商引资的项目前来洽谈。”近日,从“新甘石”联网工程前线指挥部传出的消息,让石渠群众兴奋。

    兴奋背后有两层深刻含义:藏区群众的盼电若渴和“电”亮藏区的急难险重。

    以石渠为例,尽管该县是四川面积最大的县,但目前全县仅靠雅砻江上一座小型电站孤网供电。在长达6个月的寒冬里,整个石渠县包括县城都几乎无电可供,全县人均用电量不足19度,90%的人无电用。

    “修建‘新甘石’联网工程,是藏区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电将给石渠带来温暖和动力!”石渠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此背景下,去年11月4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共同启动了总投资192.5亿元的“十二五”四川藏区电网建设项目,下决心用相当于全省电网建设两成的投资,改变藏区电网发展滞后的局面,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增农牧民聚居区“户户通电”。

    今年,四川电网又将 “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工程”确定为“一号工程”,这也是四川电网首次在“一号工程”上聚焦藏区电网建设。3月,总投资32.15亿元的“新甘石”联网工程在甘孜州康定县、石渠县、甘孜县三地同时开工,该线路全长1015公里,将实现甘孜州北部与四川电网主网相联,消除石渠、色达等用电盲点。

    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新甘石”联网工程项目总指挥王抒祥介绍,“新甘石”联网工程的输电线路将翻越6座雪山,施工现场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最高海拔4600米,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和强辐射区域,最低温达零下45摄氏度。其中,“新甘石”联网工程的“终点站”——110千伏石渠变电站位于石渠县城东南侧约1000米处,该区域冬季氧气含量不到成都的43%,全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零下20摄氏度,有效施工时间只有5个月。

    更大的困难是交通不通。由于地形陡峭,输变电工程大部分施工点在雪山上,施工区域狭小,无法机械施工,只能靠人力搬运材料和工具。将氧气瓶送到一线,边吸氧边工作是常态。省电力公司专门投资3000万元建成生命保障系统,配备了高压氧舱、数字剪影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确保工程建设者“零伤亡”、“零高原后遗症”,这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电网建设史上医疗保障投入最高的一条线路。

    为攻克这一四川电网建设史上最艰难的工程,省电力公司首次采用关键施工点全程摄像,生命保障系统和基建指挥系统实行工程建设质量终身制。还首次在高海拔地区使用钢建构的室内GIS配电装置,预制装配式围墙、预制装配式电缆沟等获得国家专利的技术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

    施工的同时,要保护高原上的绿色植被,建设者们采取切割培育草甸、密林中架设索道、铺设草垫等方式,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1.2万电力建设者们正奋战高原,通过增加施工人员、优化工程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等超常规举措,施工工期再次缩短两个月,原计划年底前通电的“新甘石”联网工程向着10月前全线通电全力冲刺。(记者 许静 陈建兵余普)

 
 
 相关链接
· 两部门紧急启动应急响应应对贵州暴雨洪涝灾害
· 贵州通报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情况
· 贵州部分地区暴雨成灾政府部门组织力量抢险救援
· 贵州组团参加深圳慈展会并签订320万元捐款协议
· 贵州1200名计生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实施免费救治
· 四川上半年5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15亿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