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记者从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常州试点工作启动仪式上了解到,全国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初步完成试点任务。
据介绍,今年6月,国土资源部全面部署开展全国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工作,确定了常州、海宁、合肥、瑞金、临沂、东莞6个试点城市,并于日前下发《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方案》。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公示、跟踪备案、开竣工报告、预警提醒、现场核查、竣工验收、闲置信息公开、诚信管理、探索履约保障金制度、技术支撑10个方面。各试点城市要全面清理未竣工项目,摸清底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市、县(市、区)、乡镇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职责。
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巡查,旨在及时、全面、准确把握辖区内国有建设用地,特别是房地产用地开发利用情况,实现对每宗土地从开工到竣工的全程监管;对可能形成的改变用途、违约建设、闲置等行为,切实做到早提醒、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有效防止违法违规用地;掌握开发利用状态,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于2012年12月底前将本地区试点成果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力争在总结完善试点成果的基础上,于2013年初形成《关于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指导意见》。
目前,6个试点城市已按要求组织编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待批复后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作为首个正式启动试点工作的城市,常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试点工作以土地利用巡查制度为抓手,以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以严格落实供地政策和强化合同履约为两项重点内容,着重抓好建设用地审批后的土地征收、土地供应和供应开发利用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土地供应、预警检查、反馈和督办四项机制,实现土地供应行为规范、土地供应率提高、闲置土地处理有效、土地利用开发充分和土地利用效率显著五个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