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象局于7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就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10天天气展望、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一周年的成效和2012年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等进行了介绍。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政府网 徐菁 摄
7月31日,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就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10天天气展望、贯彻落实国办33号文件一周年的成效和2012年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等进行了介绍。
7月份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7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但区域差异明显。我国主要出现了极端连续高温、极端日降水量和极端连续降水量事件。
7月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西南、江南、华北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江南、江汉、江淮等地持续高温天气;风暴雷电天气频繁发生,吉冀晋苏皖津陕等地受灾严重;台风“韦森特”登陆广东,造成华南沿海强风雨;黄淮、江淮等地气象干旱得到有效缓解。
未来十天天气趋势及提醒
1.华北、东北等地多降雨,西南地区阴雨较多
2.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东南沿海等地需防范强风雨
“七上八下”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季节,各地须密切关注中小河流和水库的雨情、汛情变化,继续做好防汛工作;8月份热带气旋活跃,沿海地区需做好防台准备;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公众需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江南北部、江汉东南部、江淮西部及新疆中西部等地需防气象干旱,做好森林防火。
国办33号文件出台一周年基本情况
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一年来,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息30万条,为43亿人次发布了预警信息,较上年同期增加3亿人次。
2012年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中国行
7月7日,“2012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启动,今年活动的主题为“传播气象文化、科学防灾减灾”。全国1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志愿者组成210支分队奔赴全国各地。目前,各队伍的工作在当地各级气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展顺利。(记者 徐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