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辟公交线路19条,优化线路27条,五四北、金山浦上等片区群众出行更加方便;马尾快安等4个公交场站启动建设,将告别夜间无处停车的历史……去年底以来,福州接连出台一系列公交便民惠民政策。这项惠民工作的“推手”是一个新生组织——福州市老干部民生工作志愿督导组。
去年10月9日,福州市创新设立老干部民生工作志愿督导组,分为市容环境卫生、内河整治、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公共交通、市场物价6个小组,30位老干部受聘成为民生工作督导员。督导组的具体职责是:明察暗访,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收集社情民意,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建议等。
市容环境卫生督导组积极建言,推动福州市市容管理局和工商局联合出台了《福州市“门前三包”计分管理办法》。对商家违反“门前三包”的行为,实行管理扣分制,当扣分达到10分后,由工商部门责令商家停业整顿,以长效维护市容市貌。
内河整治督导组提出,内河要真正达到水清河畅,不仅在于“治”,还在于“管”,10多年前颁布施行的《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须修订完善。在今年1月召开的福州市人大会议上,10位代表提交议案,呼吁修订内河管理条例,被列为一号议案。目前,条例修订完善工作正在进行中。
医疗卫生督导组建议,逐步解决医疗卫生“空壳村”问题。目前福州全市1024所村卫生所正在进行达标建设。针对目前福州市有200多万人参加医保,他们还建议,加快城区医保分中心建设,以更加便民利民。
食品安全督导组将侧重点放在小市场、小餐馆等,每周都暗访,发现问题,随时通报,促进整改。着眼于长远,他们建议,对肉包店、鱼丸店、小餐馆等,也要建立可追溯体系,从源头把住食品安全关。
公共交通督导组为提升公交行业发展鼓与呼。在其建言与推动下,福州市财政从今年起安排5600万元,对购买学生票、老年人免票以及残疾人免票等政策性亏损部分予以补足,同时,对市区各公交企业购置清洁能源车及新增、更新欧Ⅲ以上普通公交车给予相应补助。
市场物价督导组建议,对在城郊接合部自发形成的蔬菜批发市场予以规范,以完善蔬菜流通市场布局,减少蔬菜流通费用,促进蔬菜价格的合理回归;在受天气影响导致蔬菜供应波动时,应启动蔬菜价格协商机制,稳定物价。
福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王玉琴介绍说,督导组自成立以来,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开展督导和调研456次,提出改善民生的意见建议379条,提交专题报告6份;建议有关部门整改问题110项,现已解决87项。(记者 段金柱 实习生 叶翔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