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日召开的2012年河北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银企对接会上,河北14家企业与14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贷款协议,协议金额48.7亿元。此外,还有41家企业与银行签订了银企初步合作协议,意向协议贷款31.1亿元。
省工信厅副厅长邹平介绍,对接会共发布971家工业企业的1023个技改项目,涵盖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九大行业和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增效等七大专项,平均单体投资规模2.3亿元,项目突出了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重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记者发现,当天签约的项目,其技术工艺均处于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注重产品市场占有率,着重选择市场前景好、潜力大、在市场上已占一席之地,或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项目,是签约项目的特点之一。其中,宣化冶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单螺杆水润滑无油空气压缩机系列产品”,属于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项目,2008年已技术改造成功。由于缺乏资金,企业只能用人工操作的老设备生产,尽管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一年只能生产30台。“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此次给我们两个亿的贷款可帮了大忙,引进数控设备后,不仅年生产量可达到1万台,年利润达到6个亿,我们还能继续研发更高端的系列产品。”该企业董事长许风海告诉记者。
对接会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技术改造项目也备受银行青睐。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的“16万吨粘胶短纤维技术改造项目”,引来了中国农业银行河北分行7个亿的贷款。该银行负责人介绍,之所以选择这一项目,看中的是项目投产后,每个月2000万元的利润。“银企对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走出低谷,还可以给金融机构带来收益。”三友集团副总会计师刘印江认为。
“对接会搭建了一个平台,解决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的武宏文认为,政府推荐的项目,其所属企业基本上整体效益好、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投资额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部分项目还有政府的担保,可以为金融机构减少许多顾虑。(记者赵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