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农村五保、农村低保等困难群众“没钱也能看病”的愿望,在桂林已成现实。8月29日,随着民政医疗救助经费即时结算信息系统正式开通,意味着从9月1日起,该市这些救助对象在首批6家医院看病无须垫付,在医院结算窗口就能“一站式”办理医疗救助。据悉,桂林是全区首个推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的城市。
该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疗救助条例规定,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需要凭医疗机构开具的发票进行报账。可是,困难群众本来就缺钱,不交钱看不了病,报账又从何谈起呢?为破解这一困局,民政部门联合桂林电子科大研发了这套即时结算系统。实行“一站式”服务后,只要被救助对象家庭和个人信息进入电脑相关管理系统,救助对象在看病时,医院将直接为其垫付限额内的医疗救助款项。
在该系统先期试运行的灵川县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中风住院已半个多月的农村低保户周玉珠。她入院时除交了低保证,至今也没人催她交纳过任何费用。医院工作人员说,周玉珠的医疗费已达6500多元,之所以不用她“花钱”,是因为医院的收费管理系统已与县民政医疗救助系统实现对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轻点鼠标,医院这套系统显示,周玉珠的家庭、收入等情况以及每天用什么药、花多少钱均一目了然。“救助对象入院时,只需在两天内出示低保证明和身份证就能先住院。假如周玉珠现在出院,扣除参加新农合和医疗救助政府负担部分,她本人只需补交1400多元。”有关负责人说。
“随到随治,随治随报”的“一站式”医疗救助模式,不仅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而且有效规避了“人情保”和“关系保”。据悉,仅今年上半年,桂林支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达3409万余元,23万余人受惠。(记者 骆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