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04日 10时55分   来源:统计局网站

工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工业化进程深入发展、工业整体实力迅速提高的十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十年,是积极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遇、工业水平奠定世界地位的十年。十年来,工业领域充分利用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

     一、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长为全球工业经济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03-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其中2003-2007年年均增长17%。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巨大冲击,很快走出低谷,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遭受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依然保持了11%的增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2010年,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45%,是拉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4.2万亿元[1],比2002年增长6.7倍;资产总计达到67.6万亿元,增长3.6倍;利润总额达到6.1万亿元,增长9.6倍。主要工业产品规模扩张迅速。据初步统计,2011年,微型计算机产量达到3.2亿台,比2002年增长20.9倍;移动通信手持机11.3亿台,增长8.3倍;集成电路720亿块,增长6.5倍;家用电冰箱8699万台,增长4.4倍;房间空气调节器1.4亿台,增长3.4倍;彩色电视机1.2亿台,增长1.4倍;粗钢6.8亿吨,增长2.8倍;生铁6.3亿吨,增长2.7倍;水泥20.9亿吨,增长1.9倍;平板玻璃7.4亿重量箱,增长2.1倍;纱2900万吨,增长2.4倍;布837亿米,增长1.6倍;汽车1842万辆,增长4.7倍;发电量达到4.7万亿千瓦小时,增长1.8倍。

    

    工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据中国社科院相关资料,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粗钢、电解铝、水泥、精炼铜、船舶、计算机、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都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据德勤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的《2010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2010年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被评的26个国家[2]中排名第一。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迅速增加。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7万家[3],是2002年的2倍,实现产值43.4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1%,比2002年提高3.2个百分点。2011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企业上榜57家,比2002年增加46家。57家上榜企业中工业企业达到29家,其中制造业企业20家。

    二、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水平逐步提高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成果。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22.1万亿元,占规上工业的26.2%,其中,在煤、电、油、气、水的生产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所占比重达到40%-95%;在冶金、有色等原材料领域,比重达到25%-40%;但在多数竞争性行业比重在10%以下。二是私营企业快速壮大。2005-2011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1%,增速高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2011年,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18.5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9%,比2002年提高18.2个百分点。三是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仍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规模以上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8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9%;吸纳就业2574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8.1%。

    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一是装备制造业实力显著提升。2004-2011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7个百分点。2011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7.7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4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2.8%。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明显提高,如目前我国钢铁产业炼钢主体设备90%实现了国产化,已经具备了全流程自主设计、自主集成建设千万吨级现代化钢铁基地的能力。某些装备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风力电机等行业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二是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2004-201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6个百分点。2011年,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达到8.8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4.9倍,移动电话、彩电、计算机、部分药物等主要高技术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在信息领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大幅提升,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能力和设备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在航空航天领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取得重大进展;在生物领域,创新药物和疫苗、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生物育种等产业创新活力旺盛,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快于东部。2004-201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和16.4%,分别比东部高2和1.8个百分点。2011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1万亿元,占全国的19.1%,比2002年提高5.5个百分点,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由2004年的16.7%提高到2011年的28.9%。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8万亿元,占全国的14%,比2002年提高2.9个百分点,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由2004年的11.3%提高到2011年的18.5%。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改善。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4]达到92.1万元/人年,比2002年增长3.6倍;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6.1%,提高6.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7.7%,提高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三、工业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我国工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0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4倍。2003-2007年,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平均达到19.4%。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口增长趋缓的冲击。2008年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16.7%,2011年下降到12%。

    产品进出口结构优化。十年来,我国工业产品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2011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6.5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65.4%,比2002年提高16.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进口机电产品753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8倍;进口高新技术产品4630亿美元,增长4.6倍。

    总之,十六大以来,工业领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其它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工业生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全球工业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工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比,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如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一些领域盲目投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难度加大;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缺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注:

    [1] 来源于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年报数据,下同。

    [2] 包括中国、印度、韩国、美国、巴西、日本、墨西哥、德国、新加坡、波兰、捷克、泰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爱尔兰、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南非、法国、比利时、阿根廷和沙特阿拉伯。

    [3]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划分。

    [4] 平均每人创造的工业总产值。

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深刻调整,国内发展日新月异的十年,是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经济总量实现历史跨越的十年。十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详细阅读>>>

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有序转化。十年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细阅读>>>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积极就业政策的确立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就业总量的稳步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就业质量有所提高,城镇失业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就业局势整体上保持基本稳定。 细阅读>>>

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的十年。十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开放环境日趋优化。十年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与依存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高。细阅读>>>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稳定发展。商品市场供应充裕,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销售热点纷呈,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详细阅读>>>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成就斐然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003-2011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8711亿元,年均增长25.6%。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4350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11022亿元,投资规模增加了6倍多,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时期。详细阅读>>>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农村面貌加快改善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十年,是连续出台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形成新时期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政策体系框架的十年,是粮食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的十年。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
·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