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坚持标准化生产 广西农产品打响生态优质品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04日 14时42分   来源:广西日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连着百姓餐桌,关系生命安全。

    2003年以来,广西农业部门坚持以农业生产标准化为载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着力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成效明显。今年3月29日,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在邕召开,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高度肯定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创新多、效果好,值得全国学习借鉴。

    抓体系——监测检测全国领先

    “成立机构,充实队伍,强化措施,加强监测……”2003年以来,广西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蔬菜速测法检测平均合格率由2004年的55%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9.60%,水果定量监测合格率100%,步入全国前列。

    2003年起,广西各级农业部门先后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制订《自治区农业厅重大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广西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等10多项制度;并与14个市农业局(农委)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先后投入1.2亿元,建成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4个地市级检测分中心、14个县级质检站以及55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流动工作站,配备728辆流动检测摩托车,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快捷、直接到田头。

    2004年,自治区政府出台文件,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成为全国第一个禁售禁用高毒农药的省区;同年,率先在全国组建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2005年,广西将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工作扩展到全区115个市、县(市、区),对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农贸市场上的蔬菜农药残留进行定点定期监测,每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路子。

    抓基地——标准化生产面积超4500万亩

    从生产入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是广西近年主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重点工作。

    2003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厅先后组织制定和修订全区种植业地方标准310项,印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大宗特色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范等书刊100多万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教片120多部,免费发给农民和基层单位;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班5312期,受训农民近20万人次,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无害化、生态化成为企业和农户的共识。

    目前,广西已创建148个(次)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甘蔗等主要农作物,创建规模2210万亩;示范基地带动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用面积4500万亩以上。

    抓品牌——“三品一标”工作全国前列

    “连续8年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特供生态安全蔬菜;10多位东盟国家领导人来园考察;300多万人次到园参观学习……”广西八桂田园立足生态建园,不用农药、不施化肥,大力推广猪-沼-菜(果)、“三避”、“三诱”等生态农业技术,已打造成广西农业园区综合经营模式的典范样板。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厅创新推广“三避”、“三免”、“三诱”技术,“猪-沼-菜-灯-鱼”、“猪-沼-果(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及以螨治螨、果实套袋等重大病虫综防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十一五”期间,广西每年推广应用生态农业、绿色植保技术面积约3200万亩次,年减少杀虫剂(折纯量)2000吨。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现任常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夏敬源博士称赞:“广西绿色植保树立‘中国榜样’。”

    广西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发展,亮点频现。2011年底,全区无公害农产品2288万亩,绿色农产品434.6万亩,有机农产品4.8万亩;种植业农产品累计获省级名牌产品112个、省级优质产品133个,9个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19个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认证,3个获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产品。

 
 
 相关链接
· 广西建成第一家国家级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
· 第二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28日在玉林市开幕
· 管好"菜篮子" 广西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基本形成
· 广西严厉整治在农产品中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
· 第一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在南宁市落下帷幕
· 广西举办首届农产品交易会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