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陕西中小企业成保增长生力军 收入年均增长22.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06日 09时23分   来源:陕西日报

    9月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中小企业局专场。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丁义安以《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全民就业增收》为题,通报了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陕西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的六年时间里,陕西省中小企业总量快速增长,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释放,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城乡就业、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六年间,全省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2.5%,增加值年均增长18.8%;2011年,全省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90亿元,同比增长28%;增加值5950亿元,同比增长19%;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6257亿元,同比增长15%。均高于同期全省经济增长水平。全省中小企业个数在六年间,年均增加2.7万户,2011年发展到140万户。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35%提高到48%;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从43.34%提高到50.5%,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社会贡献逐年增加。六年来,全省中小企业累计用于城乡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性支出50多亿元。2011年,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上缴税金约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5%,进出口总值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5.27%。45个县(区、市)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超过50%,77个县(区、市)超过40%。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发展到2190户。

    有力地推进了县域工业化发展。六年来,陕西省县域园区营业收入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全省各类县域园区发展到近200个,聚集各类中小微型企业超过10万户,从业人员100万人。各地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努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关中地区的科技型农业企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较快;陕南三市生物医药、有色金属采选、林特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陕北在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建筑业等方面催生了一大批非公企业,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2011年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为1.45%、66.85%和31.7%。工业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产业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占全省中小企业总个数的78.17%。造纸、铁合金等“两高”型企业占比逐年下降,装备制造、电子通信、农产品加工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保持高速发展,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超过2万户。全省形成了以苹果为主的渭北果业产业带,关中奶畜、蔬菜、优质专用粮产业带,陕北优质肉羊、小杂粮、红枣等特色农业产业带,陕南中药材、茶叶、桑蚕、生猪等产业集中区。海升、汇源等果汁加工企业,蒙牛、银桥等乳品加工企业,本香、秦宝等肉类加工企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陕西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全省就业增收成效显著。六年来,全省中小企业从业人数年均增加23万人。其中,2011年比上年新增30万人,从业人员总数达730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70%。全省中小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从2005年的330亿元增加到1069亿元,年均增加123亿元。全省重点监测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人均工资收入1.68万元,是2005年人均工资5565元的2.8倍。

 
 
 相关链接
· 陕西建立高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全程资助制度
· 陕西决定在全省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点工作
· 陕西宝鸡青峰峡景区河水暴涨 消防官兵营救群众69人
· 陕西:铜川、渭南两市52人因违法违规用地受处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