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重庆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调整工资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统筹城乡就业
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25.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万人。年末,全市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96万人,比上年末下降0.46%。城镇登记失业率3.5%,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比全年控制目标4.0%低0.5个百分点。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2011年,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53.8%,同比增长48%,回收率达99.7%。累计发放85.8亿元,直接扶持14万人自主创业,带动31万人就业,连续5年位居重点城市首位。创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2个,直接带动就业0.8万人。 重点群体就业成效显著。 2011年选派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街道(乡镇)、社区平台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全市引导38.5万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开展转户人员各类培训1.37万人次,推荐就业2.99万人,转户群体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对困难群体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全市“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达到 1967个和4331个,分别占社区和村总数的85.2%和50.3%。大力推进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全年落实社保补贴5.15亿元、岗位补贴0.59亿元、就业补贴1.28亿元。新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困难人员就业2万人,新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357户,实现动态为零的目标。
围绕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不断优化就业、社会保险等配套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达到887万人;返乡创业总户数32万户,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47万人。
二、社会保险
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保险扩面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基金监管得到加强。
(一)养老保险
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011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为633.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3.4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16.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4万人;享受待遇人员216.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71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年末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597元。
全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11.02亿元,比上年增加33.9%。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2011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参保人数为1125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348万人。
当年基金收入40.52亿元,其中保费收入10.91 亿元。当年基金支出35.54亿元,基金当期结余4.98亿元。
(二)医疗保险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11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58.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2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25.41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33.0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4.81万人和7.46万人。
全年基金收入103.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基金支出83.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
2、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2011年末,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82.1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57.78万人,农村居民2224.37万人。
全年基金收入63.03亿元,基金支出50.62亿元。
(三)失业保险
年末,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68.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24万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 53.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17.64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6.32万人,比上年全年减少2.5万人。
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73%;其中征缴收入1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9.56%。基金支出 3.20亿元,比上年下降35.35%。
(四)工伤保险
2011年末,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7.09万人,新增71.06万元,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为123.60万人,新增19.30万人。
2011年度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总人数6.24万人,比上年度增长0.66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82.7%,基金支出9.46亿元,比上年增长52.25%。
(五)生育保险
2011年末,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216.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76万人。全年共有5.41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0.54万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87亿元,比上年增长36.67%,基金支出2.23亿元,比上年增长40.25%。
三、人才队伍建设
年末,共有专业技术人才115万人,比上年年末增长6.4%。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2048人。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2人。新增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2011年招收进站博士后176人,办理出站170人,在站博士后548人。10031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三支”。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公需科目远程教育和知识更新网络培训人数达23万人。
2011年末,全市共有技工学院校55所,在校学生增加到12万人,毕业生“双证率”和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加强。2011年,全市共组织各类职业培训213.8万人次,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结业3.11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5.13%;创业培训4.72万人,创业成功率达到86.23%,带动31.27万人就业;农民工岗前培训2.13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45万人。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品质性增长。全年鉴定人数36.06万人,鉴定获证人数32.01万人,其中高级以上鉴定获证人数3.47万人,免费为农民工初次鉴定颁证6.81万人,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颁证5.61万人,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为民办实事两个5万的目标任务。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职能,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进一步规范。
圆满完成2011年公务员招录工作,全年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含参照管理人员)6292名。两次组织市级机关遴选,41个市级部门提供445个职位。首次表彰150名重庆市“人民好公仆”,全年审核办理市级部门以上奖励表彰项目118项,审核各类先进集体3228个、先进个人7813名。
积极推进公务员交流和竞争上岗,全市共交流公务员(含参照管理人员)1.3万余名,竞争上岗选拔处级干部600余名。
事业单位新的用人制度基本建立。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合同聘用三大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6万人,全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率达99.8%以上。
五、工资分配
2011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为40042元,与2010年的35326元相比,增加了471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2011年全市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6251元,与2009年的20790元相比,增加了546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9.9%。
六、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召开了全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表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45户,先进园区4个,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渝委发〔2011〕39号),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1年末,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备案的当期有效集体合同7817份,覆盖职工99.6万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6.88%。
全年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6419件,去年未结案件442件,审结案件26404件,结案率达到98.30%。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用工双方合法权益。全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5656户,涉及劳动者98.88万人;审查6120户用人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涉及劳动者48.42万人;补签劳动合同7.39万人;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6.22亿元,涉及劳动者约11.21万人(其中追发农民工工资5.88亿元,涉及农民工9.93万人);督促789户用人单位为2.4万名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1176万元;督促1376户用人单位为9.56万名劳动者进行社会保险申报登记;清退风险抵押金137.32万元,涉及劳动者0.23万人;参与处理突发事件1062件,涉及劳动者6.76万人。投诉案件结案10165件,结案率达99.9%;举报案件结案938件,结案率达99.9%。
建立健全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年底,所有的区县均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累计缴纳保障金66.19亿元,动用工资保障金垫付农民工工资8582万元,结存36.4亿元。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检查,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11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用人单位8461户,为2.22万名农民工补发工资17258.41万元。
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大走访活动,注重从源头化解信访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797件次,比去年下降8.2%,涉及5363人次,比去年下降4.9%。
七、基层基础建设
着力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截至2011年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延伸到全市所有街道(乡镇)、社区和63.7%的行政村,平台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就业信息延伸到所有街道(乡镇)、社区和85%的村。
信息化步伐加快。启动了“金保工程”二期建设。2011年,重庆成为唯一经人社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芯片级实现具有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试点发行的省级行政单位; 10月,实现了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全国首发。全年新发社会保障卡150万张,累计持卡人数达410万人。
注:
1.本公报中的有关数据为年报数据。
2.本公报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有关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局。
3.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按照四舍五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