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分别赴陕西省和甘肃省调研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调研期间,顾玉才一行深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和天水市博物馆等部分文博单位就省、市、县文物行政部门和部分文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调研。与两省部分文博行政主管部门、基层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文博学科负责人等进行了深入座谈。调研组围绕机构编制、人才状况、人才需求、高校文博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等详细听取各文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有益经验,针对文博事业人才队伍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认真听取了可供参考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顾玉才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十一五”以来文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博事业的投入力度,在大遗址保护、配合基础建设考古项目、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馆藏文物修复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明显,但相对于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文博人才队伍建设仍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央十分重视文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主旨讲话中作出明确指示:要进一步健全机构和队伍,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国家文物局党组也把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基础工作提上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了解基层人才队伍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顾玉才强调,文博事业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人才队伍的自身能力建设。各级文博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逐步建立适合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提升文博干部队伍综合业务水平。陕西、甘肃和敦煌研究院等许多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希望陕西、甘肃两省要发挥文物大省优势和地缘优势,主动探索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参与文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营造适合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文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