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出版座谈会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18日 14时54分   来源:文化部网站

    首部由中国学者编成的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目录——《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在编成66年后的近日终于首度公开出版。9月15日,《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出版座谈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座谈会。

    唯一健在的编纂者,原国家文物局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年已92岁高龄的谢辰生先生在座谈会上讲述了当年编纂该书的历史背景和艰苦坎坷的编纂经过。中西书局常务副总编辑徐忠良介绍了《目录》出版情况。

    《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为16开本,皇皇九卷三大册,是在抗战胜利后为向日本追讨自甲午以来被劫夺珍稀文物和要求战争赔偿,于1946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京沪区办事处组织编制的。京沪区代表徐森玉主编,上海合众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承担编纂任务的则是谢辰生、吴静安、程天赋。徐森玉、顾廷龙、谢辰生等前辈学者满怀爱国热情,克服重重困难,倾注巨大心力,多方收集日本公、私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图谱和目录,以及张政烺等中国学者的研究著作共122种,收录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物15245件,大部分器物标出了高度、重量、口径尺寸、藏处以及所依据图谱的书名简称、页码等资料。编制了详细索引,方便各界读者使用。

    这部流散文物目录自编成以后,历经坎坷,1981年国家文物局曾组织刻写蜡版,油印100部,分送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设有文博专业的大学,但几乎散失殆尽。中西书局听说有这样一部珍贵书稿油印本存世后,立即拜访当年的实际编纂者、我国文物界元老谢辰生先生,得到了谢老的热情支持,打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这部被冷落了66年的流散日本的中国珍贵文物目录终于得到了公开出版。

 
 
 相关链接
· 甘丹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开工 白玛赤林出席典礼
· 文化部文物局与江苏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文化强省
· 国家文物局在湖南长沙召开田野文物安全现场会
· 湖南省长徐守盛在长沙会见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