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第九届全国气象台长会议在黑龙江召开。会议重点围绕如何改进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试验业务、实现国家级和省级在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和格点化降水预报的联动发展以及构建省、市、县三级科学合理的预警体系等进行了研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会议。
矫梅燕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国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中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她表示,近年来,国家级的天气预报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进一步发展,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预报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加强,专业化的预报技术体系和业务流程日趋完善,国家级业务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强化,预报员科学素质不断提高,预报员队伍建设不断改善,省级气象台现代天气业务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矫梅燕指出,气象部门要不断适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气象防灾减灾对天气预报业务发展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认识到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能力面临着新挑战。
针对如何扎实有效地推动现代天气业务深入发展,矫梅燕强调,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现代天气业务技术体系。二要适应需求,逐步推进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的延伸。三要完善措施,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科研和技术支撑能力。首先要继续加强预报员对灾害性天气的技术总结工作,增强预报员对天气预报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高预报员队伍的科技素养。其次要继续强化面向需求的业务系统建设,切实提高系统的科技内涵,有效加强系统的业务实用性。同时,也要继续注重加强业务指导能力并强化预报质量管理。四要切实提高气象台长在推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中的责任意识。作为气象部门核心业务的管理者,气象台长要强化学习,提高素养,不断加强对预报新技术、业务新发展的把握能力;要开阔视野,掌握规律,科学规划气象台业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深入思考,善于谋划,有效实现中国气象局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与本省业务实际的结合,切实谋划好业务发展和完善部署;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加强现代天气业务试点试验,有效推进现代天气业务的深入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台、计划单列市气象台台长,以及来自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人事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近60余位代表参会。
据悉,自2004年起,全国气象台长会议已连续召开九届,成为了我国交流预报业务、共享预报经验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平台在促进中央气象台与省级气象台以及省级气象台之间的业务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