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10时起,北京市第二批15个PM2.5监测站点数据全部上线实时公布。至此,本市PM2.5监测网络的全部35个监测站点都已建成投运,市政府年初拟定为群众办的“一号实事”基本完成,比原计划时限提前了近3个月。
市环保监测中心负责人说,继9月28日第一批20个PM2.5监测站点实时发布试运行监测数据后,本市PM2.5监测网络中的其余15个站点,经过紧张的调试准备,也已具备发布条件。昨天,记者在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空气质量发布平台上看到,第二批15个PM2.5监测站点昨天10时以后的监测数据已全部上网。
新增的站点中,设置在路边的交通污染监控点最受关注。昨天19时,5个站点中南三环西路的PM2.5浓度最高,为每立方米109微克,前门东大街以每立方米103微克紧随其后。永定门内大街、西直门北大街和东四环北路PM2.5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92微克、84微克和75微克。
记者发现,本市6个区域背景传输点PM2.5浓度呈现了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现象。昨天19时,京西北八达岭、京东北密云水库的PM2.5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24微克和23微克,与城市清洁对照点昌平定陵的每立方米16微克十分接近。而京东南永乐店同一时间的PM2.5浓度则高达每立方米106微克,京西南琉璃河和京南榆垡也分别达到了每立方米98微克和86微克,均属超标范畴。
截至昨天20时,本市PM2.5日均浓度、小时浓度超标的城市环境评价点多集中在通州、大兴、房山、丰台、石景山等区。其余区县PM2.5监测数据基本在每立方米75微克以下,符合新国标相关标准。
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鉴于目前本市整体空气质量情况,PM2.5浓度超标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经常出现。专家建议,市民在关注各监测站点数值的同时,还要身体力行参与节能减排,多乘公交少开车、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记者 王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