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商务楼到候机楼不淋雨——静安国际商务港看变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07日 09时16分   来源:解放日报

    静安寺的愚园路太堵了,与朋友约好在久光百货吃饭的王小姐,为了等候地下车库的车位,在门口排了半小时,朋友一个劲地催:“菜都上来了,你不来没法开席啊!”

    这样的糗事,到今年底随着静安寺交通枢纽的竣工,将成为过去式。静安寺交通枢纽,可停泊450辆机动车、2000多辆非机动车,也是21路、37路等4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轨交2号线、7号线及未来14号线在此“零换乘”。

    最吸引人的是,经由静安寺交通枢纽,无论是到对面城市航站楼搭乘机场巴士,还是直接坐轨交2号线,前往两大机场将变得十分方便。

    “有点距离”留缺憾

    静安寺交通枢纽是上海“十一五”规划确立的60座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项目中唯一地处内环内的。全面落成后,将成为一个地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集交通枢纽、商业、商办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巨无霸”。

    投资方静安地产董事长喻亮说,静安寺交通枢纽内用于“交通”的面积共计3000多平方米,按周边的平均房价来算,意味着“损失”超过1.5亿元,如果再算上巨额动迁费等,这显然是笔亏本买卖。

    真的亏吗?一位在静安区工作了20多年的干部告诉记者,不痛下决心在CBD搞这样的“零换乘”交通枢纽,反而是一种“亏”。

    上世纪90年代末梅泰恒“金三角”崛起的时候,由于认识不足、资金缺乏,途经静安南京西路的轨交2号线,只设有石门二路与静安寺两个站点。如今,虽说恒隆广场早已是 “月亿楼”,但不得不承认,商业裙楼生意仍嫌人气不足。为了这段不长不短的路程,恒隆广场在下班高峰时专辟“穿梭巴士”,把白领们送到地铁站。

    而因为缺乏大型公共交通枢纽,静安寺地区的停车难也让人挠头。地下车位不足,只能动路面脑筋,让原本狭窄的道路更加拥堵,车速也变得更慢……

    “零距离”的叠加效应

    从世界发达城市CBD的建设经验看,交通便利是首要的。怎样才算便利?当然包括“零换乘”!

    巴黎的拉德芳斯区就是如此。法国最大企业有半数在这里集聚,同时,它是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RER高速地铁、地铁1号线2号线、14号高速公路等在此换乘,集中管理的停车场设有2.6万个停车位。

    香港地铁也是在CBD区高密度设站点的典范,地铁与周边商务楼无缝对接,把交通与CBD区融为一体,由此,沿线物业不断增值,香港地铁也成为全球少数能赚钱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

    未来,在静安寺交通枢纽的地下,富有远见的规划师也为周边楼宇预留好了直通地铁站厅的出入口,在越洋广场、久光百货、嘉里中心二期等商务楼宇办公的白领们,无需打伞、淋不到一滴雨,就能从办公室下楼搭乘地铁,直达浦东或者虹桥机场。

    还能品味“慢生活”

    静安寺交通枢纽的落成,也让“金五星”地区的商业增加了一个新板块——交通枢纽型商业。

    在过去的15年里,随着一座座地铁站的落成,上海商业的发展也变得“立体”起来。但其中几经换手、不死不活的“死铺”比例,竟远远比地面商业来得高,个别的还沦为盗版乐园、山寨天堂……

    商业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经营者有认识误区。大型交通枢纽能“聚”也会“散”,这是一把双刃剑。“聚”,须有特定的业态、特殊的商品,若以零售为主,品牌档次低,难以留住过客的匆匆脚步。

    “静安寺交通枢纽的商业,将主打餐饮业态。”交通枢纽来往都是过客,餐饮是他们的日常所需。这之前,久光百货地下的食品超市就是一个地下商城的成功案例,除了零售,休闲餐饮和现烧现卖是最大卖点。

    据了解,静安寺交通枢纽地下部分的餐饮区比例将超过80%,地面裙楼餐饮比例也将超过60%。聚客之后还要延长客人的逗留时间,“退台式”屋顶的餐饮场地也不小:闲坐屋顶花园,抬手看表,不着急,一个小时坐地铁可以到浦东机场——这就是静安寺交通枢纽的魅力。(记者 吴卫群)

 
 
 相关链接
· 俞正声赴静安区调研指出要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机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