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8天的中秋、国庆长假于10月7日正式结束。面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自驾出行流、探亲流、旅游流叠加和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首次实行后道路流量剧增九成的考验,全区公安交警部门部署得当、措施有力,全区道路在中秋、国庆期间保持畅通有序,近3300公里的高速公路、4300多公里的国道等公路主干线未发生严重拥堵,交出了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一起下降的漂亮答卷。
10月7日下午4时和6时,记者分别在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指挥中心和南宁三岸收费站看到,针对中秋、国庆长假最后一天的客流返程高峰,公安交警已做好充分准备。交警部门通过视频探头对道路实行远程监控指挥,调足警力加强高速路收费口及道路的巡逻管控;通过视频探头,可以看到在多个高速路及国道均未出现拥堵状况,收费站内车辆出入便捷。据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韦宁贤介绍,按照公安部和自治区公安厅的部署,全区公安交警部门在长假前、放假期间多次对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和调度,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特别是制定了应对交通拥堵的疏导分流预案,全区高速公路在任何路段发生拥堵,都有明确具体的分流点和分流路线。同时,全区公安交警部门全警动员,长假期间7500多名交警和7800多名交通协管员停止休息,各级领导全部深入一线指挥、执勤,最大限度地把警力、车辆、装备投向路面。在此同时,交警部门坚持把保安全与保畅通结合起来,加强对高速公路、主要国省道的管控,省际交通安全检查站和一些重要的执勤卡点均实行24小时勤务,加强对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微型面包车以及运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车辆等重点车辆的检查,严查客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有效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警务室的作用,有效维护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停车秩序和治安秩序。加派警力,加强对大流量公路主干线的管控,加强对主要公路收费站的交通指挥疏导,及时做好疏堵保畅工作。各地公安交警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重大节假日期间主要道路通行信息,提示引导驾驶人和旅客合理选择出行方式、时间和路线,避免车辆过度集中。
“长假期间,广西高速路没有出现严重拥堵,一直保持畅通。这与总队有针对性地提高简易事故的快速处理能力、故障车辆的清理能力、违法停车的处置能力和高速路服务区的疏导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区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兼高速公路管理支队支队长唐田告诉记者,全区每个高速路的收费站和服务区长假期间都有交警和道路清障设备执勤,一遇有车辆故障和交通事故即快速出警、快速清理、快速恢复交通,严防发生次生事故,严防造成长时间、长距离交通拥堵。平常要处理一两天的交通事故,交警到位后几分钟就可以调解处理完毕,大大减少了拥堵的可能性。同时,对容易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违法停车尤其是夜间违法停车的行为加以纠正,对假日期间人满为患的服务区做到及时疏导,确保了道路安全畅通。
据悉,长假8天来,全区高速公路平均日流量达43万辆次,比平时上升约90%(如南宁收费站平均流量4.7万辆次、桂林收费站平均2.5万辆次、北海合浦收费站2.4万辆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交通民警和交通协管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保持平稳。据目前统计,从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起,造成29人死亡、6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73%、27.50%、16.44%、57.69%,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3起,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