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矫梅燕和相关职能司负责人、华南区域气象中心主任一行到海南省气象预报预警中心检查指导工作,对海南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郑国光一行视察了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台、气象探测中心、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的业务平台,听取了海南省气象局局长王春乙关于海南气象工作的汇报。
郑国光强调,本次海南之行的主要任务是检查、贯彻落实今年5月9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国气象局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合作协议》和今年8月11日签署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关于海南省气象工作管理体制调整协议》,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关心海南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和气象事业的发展,调研、推动南海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业务体系建设情况。他指出,近年来,海南气象业务建设、气象服务成效显著,公共气象业务有特色,气象综合观测有特点,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海南省气象局党组科学谋划、以项目带动,整个领导班子呈现出三大特点:首先是讲政治、讲大局,把海南气象工作逐步融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肯定;其次是抓思路、抓发展,思路清晰,积极推进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及时推动三沙市气象局的成立,通过三沙气象事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南海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体系的建设;再次是促和谐,努力营造海南气象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进步快,问题找得准,措施有力,工作符合实际,是和谐、有战斗力的班子。
针对海南气象工作,郑国光提出了6点意见与要求。一是讲政治,认真提前谋划、组织好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十八大精神真正贯穿到海南气象事业发展当中。二是切实抓好省部合作、体制调整2个协议的落实工作,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狠抓协议的落实,加强与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部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使协议的贯彻落实具体到项目上。三是着眼长远,进一步推进南海气象监测预警业务体系的建设,要从整个国家战略、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来思考问题,要重点支持。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着力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和精细化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人才保障,结合中国气象局下发的关于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改革调整方面有新的举措,突出旅游、海洋、交通、热带农业气象等专业气象业务,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能力。五是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动公共气象业务的发展,整合海南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在全国气象部门中做成亮点,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敏感性。六是加强海南气象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认真凝练海南气象人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党的建设方面要作出特色;要关心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关心在西沙等艰苦环境下工作的干部职工的生活,从提高艰苦台站标准、增加人员编制、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海南省气象局党组,郑国光提出了2点意见。一是切实加强整个队伍的建设,要把优秀的年轻干部放到一线、关键岗位去锻炼。二是选配好三沙市气象局干部队伍,配强、配足队伍,确保三沙市气象事业更快发展;要以三沙市气象局成立为契机,推动南海气象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全省气象现代化建设。
矫梅燕提出,要通过机制、政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推动公共气象服务更好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预测预报水平的提高,预报科技人员要提高对热带天气气候的发展演变规律的把握能力;要注重上下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国家和区域的业务系统建设成果,做好海南本地化的业务系统建设。她要求,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做好南海气象信息的发布,将气象信息发布与公共系统相结合;要紧紧抓住中国气象局与海南省政府签署的省部合作协议,将其与“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结合起来。
此外,中国气象局各职能司负责人就相关方面工作,也对海南省气象局提出了工作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