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邬书林:大力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11日 09时55分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网站

邬书林:大力提升我国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水平
——在2012中国国际新闻出版装备技术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近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链日趋完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融合度日益加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2011年,中国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1.46万亿元,增加值4021亿元。其中,数字出版营业收入达到1377亿元,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接近10%,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从国际出版业看,在技术的强大带动下,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在更新理念、革新模式、创新技术的过程中,出版业进入了根本性的数字化转型阶段。

    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创立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的原因

    创立博览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我国文化产业基本方位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文化建设方向作出的重要判断。最近,六部委联合颁布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在重点任务中,《纲要》提出要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网络文化等行业关键设备与集成系统研制,提升文化重点领域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国产化水平”。

    创立博览会,是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技术装备对于新闻出版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充分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新闻出版总署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深入研究,多次磋商,创立了中国国际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

    天津是中国近代以来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天津开展对外经济往来、文化往来的环境和氛围十分优良。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和天津创办这个高水平的博览会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全新的业内高端展会,本届展会以“新媒体、新科技、新平台”为主题,力求重点反映新闻出版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展示国内外新闻出版行业大型装备和设备、器材及其相关技术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高端和前沿,以展会为平台推动新闻出版装备技术的展示、交流与贸易,从而促进传统新闻出版企业加快走上科技创新之路,加快新闻出版生产、制作、传播等手段的更新升级,实现新闻出版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随着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的举办,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都将有长足的进步。

    要充分认识提升新闻出版业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性

    技术装备的进步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紧密相联。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出版有关,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造纸术与印刷术,这两项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机的发明使出版业步入工业化、产业化时代;20世纪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又使得光与电取代了铅与火;进入21世纪后,新一代数字技术带来的终端变革又将新闻出版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加快使用新型技术装备,提升新闻出版业的装备水平,则成为推进新闻出版业整体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保障。

    提升新闻出版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强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方针。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的“7·23”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年来,在我国低端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带来的副作用越发显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文化产业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绿色经济,有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以应用新型装备、研发创新技术为显著特征的数字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传播内容数字化、传播方式数字化、传播终端数字化、出版流程数字化等,已经越来越成为出版行业的主流。以数字化流程促进传统出版业升级改造,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数字出版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而诞生的新兴出版业态,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提高新闻出版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提升新闻出版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当今世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总产值已占到GDP的10%以上。在我国,这一比例还很低。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3.9万亿元,仅占到GDP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新闻出版产业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数字出版领域。2011年,世界六大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均大幅增长,像励德·爱思唯尔等集团数字出版收入已成为出版的主要来源。美国出版商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3月美国成人电子书整体销量已超过纸质版精装书,预计电子书全年产值在2011年20亿美元的基础上,将再度大幅增长。而我国传统内容数字化的比例与产值都还相当低,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和数字报纸的总收入在数字出版总产值中的比例仅为2%。运用新技术装备,加快对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产业链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突破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技术性障碍,淘汰落后产能,是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生产效能,开创文化发展繁荣新局面,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切实保障。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是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自20世纪70年代后,延续了4个世纪之久的工业经济开始发生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由以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为主导开始转向以智能成果、高新技术产品、思想创意为主导。文化产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新闻出版产业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迅速崛起,新的媒介形式与新的载体形式迅速涌现,对新闻出版内容、生产与制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新闻出版业的技术装备已不仅仅是装备更新换代的简单问题,而是成为新闻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转型升级后的数字出版产业,技术设备在产业发展中成为与内容产业并重的重要因素,在某些阶段甚至成为引领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个人电脑的普及,使互联网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新的媒介形式;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诞生,使移动互联网成为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新领域等。重视硬件的创新与应用,对于新闻出版产业未来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推动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升级

    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升级的总体要求。

    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升级改造要以推动行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要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增强新闻出版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加速改造提升传统出版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新闻出版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促进新闻出版企业技术改造,要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提升相结合。改造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注重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注重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内容产业的深度融合;注重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注重产业转移和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升级的主要任务。

    1.加快提高新闻出版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淘汰新闻出版产业链各环节中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装备。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出版、印刷、发行等装备升级改造,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装备创新计划,不断提高新闻出版业装备制造技术水平。

    2.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新闻出版业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产业,技术装备的升级是为了内容生产而服务。要充分发挥技术装备提升后带来的产能效益,大力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产品,使新技术、新应用带来内容的创新、产品的创新,以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来丰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升级要针对新闻出版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高核心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水平,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积极探索以技术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围绕创新成果进行创业等模式,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4.加快提升产业集聚水平。鼓励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引导新闻出版企业、技术装备企业向现有数字出版、数字音乐、数字印刷、版权创意等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集中,推动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的协同改造,支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技术改造,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布局向产业配套、专业化协作、要素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

    推动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升级的保障措施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1.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争取设立装备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

    2.积极用好市场机制和金融杠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闻出版业装备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全投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新闻出版企业装备技术改造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

    切实为技术创新提供条件。

    1.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新闻出版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构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支撑服务体系,对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重点科技项目,建立由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系统集成和成果转化,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出版内容聚合及资源展示与投送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健全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完善适应新闻出版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建立高新技术公共版权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提供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推动新闻出版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交易场所建设,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推进新闻出版业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投融资体制建设。

    3.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抓好标准体系建设,是技术装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快基础性、通用性、强制性、关键性等技术和产品标准的研制速度,健全新闻出版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协同跟进机制,在重点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同步实施标准化,支持产学研联合研制重要技术标准并优先采用,加快新闻出版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合作机制。

    1.深化国际合作,引导外资投向新闻出版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外商投资新闻出版产业的环境,进一步加强国际技术合作,鼓励新闻出版机构与技术提供商、渠道运营商、网络服务商、终端制造商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支持引进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将技术实力与内容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推动数字出版产业良性发展。

    2.鼓励新闻出版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在国外推广和应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运用科技力量,整合境外出版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支持新闻出版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收购境外企业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参与高层次国际合作。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新闻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与上述产业的进步密切相关。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此次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的窗口和交流的平台,使高新技术设备与传统内容产业之间实现更加紧密、更加便捷的沟通与合作。我们相信,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出版技术装备博览会将成为国内外同行了解行业科技发展新趋势、掌握技术发展新动态、交流行业科技发展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相关链接
· 新闻出版总署29日发布通知严厉禁止报刊摊派发行
· 新闻出版总署着力做5方面工作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
· 新闻出版总署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
·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新闻出版业将启动第二步改革
· 新闻出版总署举行学习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 新闻出版总署继续实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