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过后,秋风扫落叶的速度明显加快,秋天的味道越来越浓郁。继10月9日至11日冷空气影响我国后,新一轮冷空气又从12日起,侵扰我国北方大部。此次冷空气有什么特点?会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记者围绕这些问题,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进行了专访。
记者:何首席,您好!首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下新一轮冷空气的过程和影响范围?
何立富:在未来这段时间,冷空气活动会逐渐频繁起来。从10月12日开始,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主要是东北、华北以及淮河以北等地,并将给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带来一次雨(雪)天气过程。
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华北、黄淮、东北地区等地将迎来4℃至8℃的降温,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地区还将伴有4级至5级的风。东北、内蒙古等地将迎来今年下半年以来第一次较大范围的雨夹雪天气过程。
记者:此次冷空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与10月9日至11日的冷空气相比,它有怎样的特点?
何立富:这一轮冷空气主要来自于中西伯利亚地区,路径偏北,影响的地区主要是华北和东北,因此比上一轮冷空气的影响范围要小。
此次冷空气过程为中等强度,带来的降温和风力都不会很大,持续时间也不长,预计在3天左右,到10月14日便会基本结束。
记者:目前,全国的秋收秋种还未结束,这一轮冷空气将对东北、华北等地农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局地雨夹雪天气会不会对交通产生影响呢?
何立富:上一轮的冷空气刚结束不久,已经给黑龙江、辽宁等地带来了初霜冻。这一轮冷空气到来后,东北地区以及华北中北部这一带可能会出现初霜冻,也就是说初霜冻的影响进一步往南推进。因此,相关地区要抓紧做好秋收作物的抢收和晾晒。
另外,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将带来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尽管持续时间不长,积雪相对少,但局部山区的温度较低,可能出现积雪或道路结冰,因此公众在这些地区出行时要注意道路安全。
记者:进入寒露后,天气越来越凉,请您介绍下,未来的天气形势怎样呢?
何立富:在未来这段时间,冷空气活动会逐渐频繁起来。15日至17日,受西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将迎来一次中等偏强的冷空气,影响范围更广,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阴雨和降温天气过程,相关地区和公众要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