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前往浦北县考察调研。
浦北县作为我区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近年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主导,三化统筹”发展战略,推进茶叶、香蕉、龙眼、荔枝、蜂蜜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素有“中国香蕉之乡”美誉、被评为“全国养蜂示范县”等。马飚十分关心浦北县工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先后前往北通镇铺儿村、龙门镇海龙编制厂、浦北县城工业区、浦北县职业教育中心和浦北县博物馆考察调研。
作为钦州市城乡风貌改造的试点村之一,近年来,铺儿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全村还成立了花木培育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农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沿着新铺好的水泥路,马飚走进村子,看到道路两旁一幢幢绿墙红瓦的农家“别墅”,硬底化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村中央的村民活动中心,村容村貌取得明显改善,他十分高兴,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村民新居和村民活动中心。马飚指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对百姓来说是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城乡风貌改造,形成了具有壮乡特色的建设风格,同时也孕育和发展了农村养殖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城乡风貌改造的意义就是要通过改造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北通镇共和香蕉专业合作社2010年6月注册成立,目前已创建了3000多亩香蕉标准园,在蕉园管理上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和间套种技术,并获得“农业部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认定。在示范园,马飚参观了香蕉立体种养示范——香蕉园内套种花生、马铃薯等,田沟内养鱼,这种有机结合养殖业与种植业的高效生产模式,具有节水、节肥、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马飚对此表示肯定,他希望浦北县着力做强香蕉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努力在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龙门镇海龙编织厂是浦北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以木、藤、竹为原料生产工艺编织品,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并辐射带动周边1.2万农户就业。在琳琅满目的产品展厅,马飚仔细参观各种编织品,详细询问产品销售、市场开拓等情况,当得知海龙编织厂出口订单量已经排到明年春节,农户利用农闲时间进厂做工,每年能增加一万元收入,马飚十分高兴,称赞其走出了一条生态、环保的发展之路,他希望海龙编织厂进一步瞄准海外市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民致富。
新科药品包装有限公司位于浦北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主要生产软包装大输液,是广西最大的软包装大输液生产企业,年产输液4亿瓶袋,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类企业前三位。公司正在建设产学研基地,建成后预计公司年产值可达5亿元。在听取企业情况汇报后,马飚对该企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做法表示肯定,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并叮嘱道:“药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都务必要增强安全意识。”
浦北县职业教育中心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开设了机电设备安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汽车摩托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每年可培训农村劳动力、农村实用技术人才2500多人,中心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仅用一年时间。马飚称赞浦北县职教中心创造了“浦北速度”。当了解到职教中心通过校企结合、定向培训,每年有60%的毕业生可到县工业园区就业,马飚对此表示赞赏。
浦北县博物馆是该县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10年提出的“建设百家博物馆”的号召而建设,馆内文物主要有古生物骨骼化石、石器加工遗址、古城遗址以及武思江沿岸的瓷窑群等历史文物。马飚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博物馆展品,认真听取讲解,详细了解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他指出,浦北县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建设博物馆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得到很好的展示,希望浦北县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和发掘工作,充分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天,马飚还听取了浦北县城工业区规划建设的汇报,并考察了浦北县城市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王跃飞、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钦州市负责同志参加考察调研。(记者 董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