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陕西省政府在铜川市召开全省保障性住房现场会暨第三季度工作点评会。代表们走进铜川市锦绣新城,观摩了这个全省规模最大的保障房示范小区,听取了今年前三季度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通报,为之振奋。
点评会一开始,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说:“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就是在关键时期针对我们全年保障房建设到现在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交流,分析情况,解决问题,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任务。”会上,各市(区)负责人汇报各自工作进展,交流经验,积极建议。“保障性住房不仅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更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力举措。”这个已成为大家共识。
江泽林说,按照科学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要求,国家实时启动并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这是一个高瞻远瞩之举,也是深思熟虑之策。赵乐际书记和赵正永省长也多次提出,一定要抓住国家保障房建设的利好政策机遇,把这项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办好。他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全省上下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到保障性住房事关民生改善,是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2011年和2012年保障性住房开工率、完成投资进度以及质量检查均名列全国前列,这样好的成绩是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体现了各市区、各部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江泽林充分肯定了各地前三季度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要求,大家要继续鼓足干劲,再接再厉,真正把保障性住房这件好事办好。
截至9月底,全省共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40.99万套,占目标任务的101.2%,竣工19.04万套,占目标任务的63.5%,新增租赁补贴发放3.16万户,占目标任务的100.6%。今年累计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达92.03万套,完成投资571.4亿元。
三季度,各市、县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落实有力,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明确重点抓落实。省政府二季度点评会后,各市政府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把保竣工率、保质量、保分配公平和运行管理等工作作为下半年重点工作。在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各级住房保障、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统计、监察等部门在省市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密配合,协调联动,各项推进机制日益完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形成了推动工作的有效合力。
西安、铜川、渭南重新对项目责任单位下达量化指标;安康、商洛梳理问题并现场办公;杨凌示范区进一步细化了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
——强化措施促竣工。为进一步摸清全省竣工底数,8月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了4个保障性住房竣工专项核查组,对各市县2012年已竣工项目、拟竣工项目和预计到年底竣工的项目进行逐一排查核实,三季度竣工套数比二季度增长了222%。
——工程质量零容忍。各级管理部门严格履行质量监管程序,落实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加大执法力度,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从规划选址、设计、施工、监理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总体良好。三季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一次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陕西是唯一个没有被下发执法检查的省份。
——信息平台上线运行。按照省政府“功能强大、设备一流、技术先进、人员齐备”的要求,住房保障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系统以保障性住房“六大模块”为基础,把住房保障工作整理为29个业务流程,研发了129个功能模块,集成为政策管理、土地管理等九大业务应用子系统,各级管理部门的各项业务全部要在平台上完成。
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依据《陕西省住房保障工作评价考核办法》,在各市上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各巡查组提交的巡查报告和省统计局统计各市开工套数、竣工套数、完成投资情况进行了三季度综合排名。
从总体情况看,西安、安康、咸阳位居前三名。
从2012年目标任务开工情况看,各市已经全部开工、开工率均超过100%;从竣工房屋套数看,安康、渭南已完成任务98%以上,大部分城市进展较为顺利。
从完成投资情况看,西安、延安、榆林、杨凌100%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在市县配套资金落实方面,全省各市均落实了资金来源渠道,但到位率较低。
点评会不仅通报了陕西前三季度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成绩,对建设中出现的个别市县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到位影响竣工入住等问题也做到了客观面对毫不避讳。
四季度只有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紧,任务急,保竣工率、保质量,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成为全省上下共同的决心,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全线运行、加快竣工项目的分配入住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保障房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则是今后保障房建设工作更加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
提前谋划,做好2013年项目的建设计划已经进入各市(区)工作的议事日程。明年,全省上下继续按照“六大模块”确定的原则,合理确定房型比例,抓紧编制建设计划,落实具体项目;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结合下年度拟实施的房屋类型和高层、多层的容积率,做到提前安排、准确测算、合理确定出土地需求;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保障性住房配套资金按政策列入财政,开辟建设资金筹集的多种渠道,切实落实配套资金和优惠政策。
我们有理由相信,2013年,一个个类似锦绣新城的保障性住房小区又会在全省各地相继落成,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将继续努力走在全国前列……(本报记者 海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