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2012年10月25日
2011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强度提高。
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2011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4%,比上年的1.76%有所提高。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0.1万元,比上年增加2.5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4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028.4亿元,增长15.1%;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246.8亿元,增长2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7%、11.8%和83.5%。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6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306.7亿元,增长10.1%;高等学校经费支出688.9亿元,增长15.3%。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5.7%、15%和7.9%。
分产业部门*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行业有8个,这8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72%;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1%)的有11个行业(分行业情况详见附表1)。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上海、辽宁和湖北8个省(市),共支出5774.7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66.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广东、山东和浙江8个省(市)(分地区情况详见附表2)。
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2011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4902.6亿元,比上年增加788.2亿元,增长19.2%;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49%。
2011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
财政科技支出额
|
比上年增长
|
占财政科技支出
|
(亿元)
|
(%)
|
总额的比重(%)
|
合 计
|
4902.6
|
19.2
|
—
|
其中:科学技术
|
3828.0
|
17.8
|
78.1
|
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
|
1074.6
|
24.3
|
21.9
|
其中:中央
|
2469.0
|
20.7
|
50.4
|
地方
|
2433.6
|
17.7
|
49.6
|
注:2006年及以前年度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技三项费、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和其他科研事业费;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后,财政科技支出包括“科学技术”科目下支出和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前后年度财政科技支出涵盖范围基本一致。
附表1 2011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
行 业
|
经费
投入
(亿元)
|
投入
强度
(%)
|
行 业
|
经费
投入
(亿元)
|
投入
强度
(%)
|
合 计
|
5993.8
|
0.71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69.9
|
0.78
|
采矿业
|
252.6
|
0.41
|
医药制造业
|
211.2
|
1.46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145.1
|
0.4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58.8
|
0.88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82.1
|
0.64
|
橡胶制品业
|
63.1
|
0.87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4.1
|
0.05
|
塑料制品业
|
72.6
|
0.48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3.9
|
0.28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39.7
|
0.36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7.3
|
0.19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12.6
|
0.78
|
制造业
|
5695.3
|
0.78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90.2
|
0.5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92.1
|
0.21
|
金属制品业
|
111.3
|
0.49
|
食品制造业
|
62.6
|
0.4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406.7
|
1.01
|
饮料制造业
|
69.3
|
0.60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65.7
|
1.40
|
烟草制造业
|
16.0
|
0.24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785.3
|
1.25
|
纺织业
|
136.0
|
0.42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624.0
|
1.25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29.0
|
0.2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941.1
|
1.48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15.4
|
0.18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20.9
|
1.62
|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4.5
|
0.12
|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
24.3
|
0.34
|
家具制造业
|
9.0
|
0.18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5.9
|
0.09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55.9
|
0.47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42.8
|
0.09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19.0
|
0.50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2
|
0.04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13.7
|
0.44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8
|
0.16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62.5
|
0.17
|
|
|
|
注:本表中工业行业分类按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分。
附表2 2011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地 区
|
R&D经费支出
(亿元)
|
R&D经费投入强度
(%)
|
全 国
|
8687.0
|
1.84
|
北 京
|
936.6
|
5.76
|
天 津
|
297.8
|
2.63
|
河 北
|
201.3
|
0.82
|
山 西
|
113.4
|
1.01
|
内蒙古
|
85.2
|
0.59
|
辽 宁
|
363.8
|
1.64
|
吉 林
|
89.1
|
0.84
|
黑龙江
|
128.8
|
1.02
|
上 海
|
597.7
|
3.11
|
江 苏
|
1065.5
|
2.17
|
浙 江
|
598.1
|
1.85
|
安 徽
|
214.6
|
1.40
|
福 建
|
221.5
|
1.26
|
江 西
|
96.8
|
0.83
|
山 东
|
844.4
|
1.86
|
河 南
|
264.5
|
0.98
|
湖 北
|
323.0
|
1.65
|
湖 南
|
233.2
|
1.19
|
广 东
|
1045.5
|
1.96
|
广 西
|
81.0
|
0.69
|
海 南
|
10.4
|
0.41
|
重 庆
|
128.4
|
1.28
|
四 川
|
294.1
|
1.40
|
贵 州
|
36.3
|
0.64
|
云 南
|
56.1
|
0.63
|
西 藏
|
1.2
|
0.19
|
陕 西
|
249.4
|
1.99
|
甘 肃
|
48.5
|
0.97
|
青 海
|
12.6
|
0.75
|
宁 夏
|
15.3
|
0.73
|
新 疆
|
33.0
|
0.50
|
注:* 产业部门仅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基础研究 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 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统计范围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统计范围为全社会有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工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以及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中从事R&D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3.调查方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采用全面调查取得,其他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及使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推算等多种方法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