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发展熔铸辉煌创新彰显成就--写在十八大召开之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08日 09时59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发展熔铸辉煌 创新彰显成就
——写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

    华幕徐启,灯光璀璨。世界屏住呼吸,聚焦中国。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回溯既往,定格辉煌成就;我们寄望未来,开启美好憧憬。

    时间,是衡量历史的坐标,也是丈量事业发展的标尺。而时间的意义,却远不能用长度来衡量。将党的十七大以来的这五年置于新中国气象事业63年来的伟大实践中,置于34年来改革开放的光荣历程中,置于世界范围科技竞争和国际合作发生显著变化的复杂背景下,我们更加深刻理解这五年的特殊历史地位,更加准确描绘这五年在气象事业发展史上所谱下的华彩篇章。

    这是解放思想、科学谋划,气象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发生重大转变的五年。

    这是砥砺前行、攻坚克难,气象现代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五年。

    这是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气象工作更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五年。

    五年间,全体气象工作者与气象事业所经历与所收获的,融汇成中国特色气象道路非比寻常的历史跨越,为下一个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铭记气象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每一次重大转变,镌刻科学发展观走向深入的历史足迹,感悟我国气象事业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的理论厚度。

    推开历史之门,我们回望2007年年底。彼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为气象事业发展指明了航向。

    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的紧迫压力、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国际博弈、气象业务服务和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如何解决事业发展进程中伴随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适应问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走怎样的发展道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面对眼前的一道道难题,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筹帷幄、科学决策,准确把握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着力推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从“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到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从气象服务到公共气象服务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是从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发展的重大转变,并成为强化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

    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气象事业真正的科学发展。五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召开了27次党组中心组学习会、5次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分别就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建设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转变事业发展方式、提高“四个能力”、加强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等事关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而随着实践的深入,气象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地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

    从“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战略方向,到“四个一流”的战略目标和“四个能力”的战略任务;从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机制的丰富和拓展,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的历史性突破;从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6个更加注重和12个促进”的新举措,到着力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建立与气象现代化体系相适应的新型事业结构……

    一个个重大决策的关键词,不断载入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辞典,成为五年来气象事业发展的思想坐标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之源,而在不同表述方式的背后,是中国气象局党组带领下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坚定意志,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铿锵步伐,镌刻下科学发展观走向深入的历史足迹,我国气象事业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更具理论厚度,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铭记气象综合服务能力的每一次锻造,淬炼其与气象现代化建设互动所迸发出的意志力和支撑力,感悟我国气象事业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实践深度。

    历史,总是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考验一个民族百折不挠的毅力,考验一项事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值得骄傲的是,气象事业和气象工作者在疾风骤雨中跋涉,在急难险重中突破,经受住了考验,办成一系列大事、办好一系列喜事、办妥一系列难事。

    面对2008年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38次气象应急响应的拉响果断而从容;日本福岛核泄漏气象应急服务,为国家有效应对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化解了公众恐慌……借力天基、空基和地基组成的气象灾害监测网,以及国家、省、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和灾情信息共享平台等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能力明显增强。

    在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服务中,中国气象工作者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在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连续工作34天,准确预报出适宜登顶的时间,彰显出精湛的预报技术能力;上海世博气象台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展示了多部门防御灾害性天气、联动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能力……在三峡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无先例可循的实战中,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成果转化,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无论是气象决策服务能力,还是气象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抑或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在千回百转中汇聚成气象事业顽强生长的内生力——气象综合服务能力,并从与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互动中淬炼出一种坚不可摧的新力量。

    这是一种历久弥坚的意志力。它是我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时,在面临艰难抉择的紧要关头,总能滋生昂扬向上的信念与信心,总能呈现顽强不屈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所在。

    这是一种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它为推动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成效更加显著而添砖加瓦,也为推进气象科技和人才发展更加扎实而增光添彩。在这组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背后,都有它特殊的贡献。

    目前,我国已有7颗气象卫星在轨稳定运行,172部新一代天气雷达6分钟1次组网观测,3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覆盖了我国气象灾害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2011年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7.1%,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比2006年提高2.8%,台风24小时、48小时路径预报和沙尘暴数值预报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

    五年来,气象部门9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科技创新团队人员总数达3294人;有8位“两院”院士,13位“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发展熔铸辉煌,艰难彰显成就。在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历练过程中,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气象事业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更具实践深度。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铭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服务的宗旨,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参与气象并乐享事业科学发展成果,感悟我国气象事业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人性温度。

    “老百姓的安危是衡量气象服务的最高标准。”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多次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使命,也是中国气象工作者的最高宗旨。

    心系人民,情牵百姓。五年来,气象工作顺应民生新期待,满足民生新需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产品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促进气象工作真正融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调查显示,全国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至6%下降到1%至3%;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每年2000人左右。这彰显了气象工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给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变化,人民群众可感可知。

    初步建成了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声讯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微博、电子显示屏、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常规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推动气象服务信息“发得出”。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气象夏令营”等科普活动渐成品牌集聚效应,“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宣传深入人心……气象科普社会影响力扩大,推动气象服务信息“听得懂、用得上”。

    今年主汛期,河北省政府及时出台《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将历次预防暴雨灾害的成功经验——“气象及时预警、部门迅速联动、公众积极响应、及时转移受威胁区人员”上升到法律层面,应对连续暴雨天气,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年来,气象服务逐渐成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向基层的延伸,社会管理的范围不断拓展,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并参与发展气象事业的新局面。如今,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延伸至乡村的夙愿,正在变成现实:气象大喇叭直通甘肃广河的清真寺,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装进庄稼地;浙江德清、重庆永川等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涉农专家联盟”等强农惠农好做法得以推广传递;4.5万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了66%的乡镇,55万余人的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覆盖71%的村……

    科学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86.2分,在这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的背后,是气象部门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让更多的人参与并乐享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成果的拳拳之心,我国气象事业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更具人性温度。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征途漫漫,时不我待。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气象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如何实现气象现代化宏伟目标,今天,我们仍在探索;未来,将继续探索下去。这激励着全国气象工作者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将中国气象事业更加辉煌的历史写在未来。

 
 
 相关链接
· 十八大8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向大会作报告
· 豪情迎盛会责任荡胸中--出席十八大山西代表感言
· 再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画卷——祝贺十八大开幕
· 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祝福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
· 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热烈祝贺十八大开幕
· 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热烈祝贺十八大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