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自治区将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列为内蒙古自治区9大教育改革项目之一,并将其列入自治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8所高校试行并完善学分制改革工作。自治区教育厅“实施学分制调研组”修改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实施学分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年8月11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自治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听证会,19名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听证会,大家对“学生正常完成学业所缴的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之和不高于学年制学费总额”完全同意。修改后的“办法”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教育厅共同报自治区政府。如“办法”最终通过,内蒙古大学等8所高校将试行按学分收费。专业人士指出,按学分收费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学分制的优势得到凸显。
学分制对于内蒙古自治区部分高校来说并不是陌生事物。内蒙古农业大学从1985年开始试行,内蒙古师范大学于1993年试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于1999年试行。据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贾云介绍,从总体情况看,各高校试行的是学年学分制,仅为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一种过渡性形式,学生的学习进度仍以学年的形式固定,选课的自由度仍受限制。此次,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是内蒙古自治区深化学分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程?选上课时间?选老师?
内蒙古大学教务处处长阿拉坦仓说:“实行学分制收费后,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制定自己的课程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跨专业、跨院系,甚至是跨学校选课。这意味着,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也可以选择上课时间、选择老师。”为迎接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的出台,内蒙古大学已暂拟出相关的实施办法。阿拉坦仓说,按学分收费为各高校开设更加丰富的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并能够提高学生的成本核算意识,促使学生提高上课质量。内蒙古农业大学正在制定的教学计划,将过去65%的必修课和35%的选修课,修改为40%到50%的核心课程、余下的为拓展课程。届时,学生们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该校教务处处长杜健民将学分制下的课程设置比喻为内容丰富的自助餐。他说:“只有学校能够开设出更多质量好的课程,就像一个饭店能够提供数量多、种类多的菜式,才能真正满足学生‘顾客’的需要。”
可以重新选择专业?能够提前毕业?能够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内蒙古工业大学会将可重新选择专业的学生比例调整为成绩排名前10%。据了解,内蒙古大学也会将实际能够重新选择专业的学生比例由5%提高至10%到15%,给更多的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深化学分制改革,学生是否真的能够提前毕业?贾云介绍说,过去各高校试行的学年学分制虽然规定了学生在3到6年内完成最低修读学分就可以毕业,但是由于课程安排是按照4年为一周期,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很小,事实上学生很难在3年内完成学业。内蒙古农业大学实行学年学分制26年累计提前毕业40多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实行学年学分制12年累计提前毕业30人。人数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没有学分制收费的政策保障,学分制改革受到了限制。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制定好了新的配套方案,只等新的收费标准出台,就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就能实现弹性学制。一些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前1年毕业完全可以实现。同时,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修双学位的愿望,增加他们就业的砝码。深化学分制改革,学校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和潜能,开设各类选修课,这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对激励广大教师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将产生积极导向作用。同时,通过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课等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同一课程学生可跨学校选修,将更好地完善教学竞争机制,鞭策老师促进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
如何面对众多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化学分制改革,各高校准备好了吗?
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校修读3到6年,如果有比较多的学生推迟毕业时间,是否会给高校带来住宿和就餐压力?高校如何解决?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后,每一名学生都将有自己的课程表,学生个体将取代班集体作为管理对象,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量将成倍增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学生班集体意识如何增强?实行学分制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可能会出现有些课程无人选,有些课程选课人数太多,不能安排的情况,该如何解决?学生如何处理好专业与非专业学习上的平衡?如何知道学习哪些课程对自己的专业更有益?
针对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后将出现的一些问题,各高校积极制定相应的配套办法。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士学位授予办法、优秀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优秀本科生攻读双学位管理办法、优秀本科生攻读辅修专业管理办法、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等均已制定出台。
各高校教务处负责人大多认为,针对各高校的软件、硬件条件现状,各高校应该走适合自己的改革道路,不能套用统一模式。杜健民说:“深化学分制改革,器材、教材、人才至关重要,而目前各高校的情况都不一样,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办法。面对改革,我们要态度上积极、行动上稳妥,不能急于求成,针对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需要做好较完备的应对预案。”阿拉坦仓表示,各高校实行弹性学制,具体弹性有多大,是和学校的硬件、软件条件密切相关的。“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选择。相关部门要为学分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高校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满足学分制改革的条件,改革最终的落脚点是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贾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