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西藏自治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情况。据了解,去年10月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5451个驻村工作队、2万多名驻村工作队队员紧紧围绕“建强基层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五项任务,蹲守一线,履职尽责,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推动了西藏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巡视员、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岗青介绍,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取得了五个方面成效。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的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帮助驻在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8130名,新发展党员17906名,确定“三培养”对象48889名,协助村(居)“两委”建立和完善村党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等规章制度52389条,推进了农牧区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二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大局进一步巩固。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共召开维稳宣讲大会61390场次,群众受教育面100%;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13402起。三是全面开展感恩教育,群众爱党爱国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共发放宣传资料880580份、领袖像808349张、国旗593737面,统一制作发放新旧社会对比展板81套、挂图6163套;召开感恩教育大会86320场次、政策宣讲会269360场次,群众受教育面100%;开展专题讲座2394场次,使群众真正明白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四是努力寻找致富门路,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帮助理清发展思路17226条,制定完善和实施发展规划27798条;组织劳务输出563939人次,创收83077.7万元,促进了基层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五是扎实办实事解难事,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全区所有驻村工作队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好事100861件,投入资金12亿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三老”人员611750人次,发放慰问金总计1.244亿元;“三就”和“八到农家”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民生得到了有效改善。
岗青说,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群众把共产党当救星,把人民政府当靠山,把工作队当亲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扎囊县吉林村村民扎西平措在看完新旧对比展示后在留言簿上写到:“看了展览,才知道旧西藏是多么苦,是伟大的共产党解放了我们。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自己一定要珍惜。”桑日县前达村村民次仁顿珠在领到领袖像后对工作队的同志说:“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毛主席、共产党给的。今后谁再像‘3·14’那样闹事,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岗青说,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还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一是干部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广大干部纷纷扑下身子,深入5000多个村(居)委会,走访30多万户农牧民家,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在一线摸民情、察民意、排民忧、解民困,在服务群众中经受了锻炼,在为基层谋发展中锤炼了品格,干部作风更加过硬、更加务实。二是群众满意度提高。工作队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为根本评价标准,深入了解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热情,当地干部群众积极帮助工作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强基惠民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广大驻村干部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风尚。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以扎西平措、次登卓玛等英模人物为榜样,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争做先进、永创先进,在强基惠民活动的伟大实践中锤炼自己、贡献力量、建功立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肩负起英模人物未竟的事业。
新闻发布会上,岗青还回答了各新闻媒体的提问。(记者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