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马晓伟围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做专题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20日 11时04分   来源:卫生部网站

    2012年11月12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马晓伟同志应邀参加清华大学-黑龙江省卫生系统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并围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做专题报告。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黑龙江省卫生厅厅长赵忠厚参加了研修班。

    马晓伟强调,医改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和保障。各地的公立医院改革实践要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医改原则和方向,把握《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一个目标、三大领域、九项任务”的政策框架,将文件精神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尊重医学科学发展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抓手和改革路径。医改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强调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和发展三级网的宏观资源配置体制,使13亿人民“有地方看病”。医改明确提出“以补需方为主、兼顾供方”的基本补偿政策,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疗费用的社会化分担机制,按照“发展建设靠国家、运行服务靠医保”的思路,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确保人民群众“有钱看病”、“有人看病”。

    马晓伟指出,县级医院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解决县域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关键要把握住县级医院改革发展和新农合建立健全两个工作抓手。要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保基本,就是要提升县级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加强若干重点学科建设,同步提高县级医院管理水平;强基层,就是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服务能力,探索适当扩大县级医院和城市三级医院人员编制,作为向下流动的人才储备;建机制,就是要破除以药补医,完善县级医院补偿政策,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扎实抓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解决人才下不去的问题,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马晓伟强调,县级公立医院要把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快速发展这一战略机遇期,主动适应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投资方向,公立医院支出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效率,通过资源纵向流动提升服务体系整体绩效;提高质量,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待遇,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在改革中着力加强两大机制建设。一是完善补偿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政策。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包括医保的经济监管机制和卫生部门的行政监管机制,做好医院评审评价工作。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资源纵向动态流动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黑龙江省各县(市)主管卫生工作的县(市)领导和黑龙江省卫生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近90人参加了培训。卫生部规财司、医管司相关负责同志陪同参会。 

 
 
 相关链接
· 大病如何不出县——专访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
·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接受专访 谈公立医院改革
·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建设中国特色公立医院制度
· 马晓伟应邀前往国务院参事室做公立医院改革报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