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5日,山东、浙江、海南、湖北、贵州、云南、宁夏、黑龙江8个省区公安机关以及森林公安机关约13万名民警走进考场,拉开首次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大幕。公安部派出13个巡考组,分赴首批举行资格考试地方进行巡考。
公安部法制局局长孙茂利在此间介绍说,2010年9月,公安部制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办法》,规定每年定期在全国开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考试分为基本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人民警察必须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否则不得办理案件。担任县级、市(地)级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类机构、公安派出所主要负责人的人民警察,必须取得中级以上执法资格。
据统计,2011年,全国共有170余万公安民警分批参加首次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占全体公安民警的94.54%,其中约166.6万名民警通过考试,考试合格率为97.9%。
据了解,为组织开展好首次中级执法资格考试,今年以来,公安部根据考试办法规定,先后印发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关于组织开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考试的通知》等文件,编制了中级执法资格考试训练题库,组织力量对全国各省级公安机关拟制的试题进行严格审核,对有关考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安排。
孙茂利说,各地公安机关和行业公安机关认真落实考试办法和公安部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力量命题,统筹规划考试批次、考场设置、警力调配、监考巡考等工作,大力加强执法培训,积极动员通过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的民警参加考试。今年全国公安机关约有50万民警参加中级执法资格考试。
山东:6000名基层“带兵人”进考场
11月24日上午9时,山东省公安民警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天桥区考点第一考场内,一声清脆的铃声响后,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分局法制大队支部书记赵中刚拿起了放在桌上的笔,开始答题。
就在这一天,首次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考试拉开了大幕。
上午8时30分,《法制日报》记者跟随公安部山东巡考组赶到了位于济南第十一中学的考点。
在第一考场内,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曹宗荣从包里拿出铅笔、橡皮摆在桌子上。
“还真有点紧张。昨天我看书还看到半夜12点呢。”曹宗荣小声对记者说。
这一天,包括曹宗荣在内的山东省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类机构及派出所主要负责人共6000人,身着警服走进了考场。
按照2010年9月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办法》,担任县级、市(地)级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类机构、公安派出所主要负责人的人民警察必须取得中级以上执法资格。
对于这条硬性规定,曹宗荣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这对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特别是基层“带兵人”的能力和素质非常关键。
“与5年前、10年前相比,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曹宗荣坦言。
和曹宗荣一样,这些基层“带兵人”,都有着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相对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正因为如此,曹宗荣认为,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对促进公安机关领导岗位民警加强学法用法,带动公安队伍全面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上午11时,考试顺利结束。
“感觉考得还不错。”济南制锦市派出所所长李士刚走出考场后告诉记者,这次考试试题很贴近基层工作实际,既有常规的法律常识,更注重日常执法实践操作。
李士刚认为,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这次考试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日常执法活动中。
“现在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这也对我们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李士刚所言,群众对公安机关最满意的地方是严格公正执法,最不满意的地方往往表现在执法不公上。
李士刚介绍说,制锦市派出所辖区面积为0.78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23000多人,暂住人口达到3000人,派出所工作覆盖面广、民警任务量大、压力大。
“越是这样,作为所领导,就越要把规范执法放在首位,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在李士刚看来,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前沿的执法主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直接体现了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水平。
在采访中,多位民警表示,中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可以让他们以学促用,有效减少随意性执法的发生,对建设学习型警队、营造浓厚学法氛围大有裨益。
在考试现场,记者遇见了正在巡视检查的山东省公安厅政治部主任王兆玉。他告诉记者,山东省共设了137个考点、849个考场。每个考点按公安部要求制定统一设置标准,严格按每个考场不超过30人、配两名监考人员,凡考试作弊者一律取消考试资格,且严肃问责。
据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公安系统以大教育、大培训为载体,通过以考促学,民警法律素质明显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3年来,山东省公安机关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572期,参训人员20余万人次,带动和促进了全省公安队伍整体执法素质的全面提升。山东省公安厅还下发了《关于鼓励全省公安民警积极参加司法考试的通知》,建立司法考试助考制度。目前,全省已有1000余名民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建立了省市两级专家人才库,在研究重大执法问题、解决复杂疑难案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民警:试题注重应用贴近实战
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附近的京林大厦,11月24日一大早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从北京市森林公安机关基层所队赶来参加2012年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的民警们。
8时30分,《法制日报》记者顶着寒风来到考场外时,民警们正在陆陆续续往考场里走,有人还忍不住再次翻看手中的资料。
“还是有点紧张。”北京市延庆县森林公安民警庞月龙对记者说着。与庞月龙一起走进考场的还有北京市森林公安机关的110余名民警。
8时45分,考官开始宣读考场纪律。8时55分,考官打开密封的试卷袋分发试卷和答题卡。9时整,110余名民警开始埋头做题。记者发现,其中几位头发花白的老民警,答得特别认真。
“大家对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很认同,报名十分踊跃,全国共有2.9万余名森林公安民警报名参加考试,其中必考人员2.25万人,自愿报名6500人,不少老民警参加了这次考试,还有部分省级森林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也自愿报名参加考试。”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长张萍介绍说。
据了解,森林公安民警参加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分两批进行,第一批考试在14个省(区、市)的38个考点、616个考场全面展开,参考人员约1.4万人。12月8日和9日将举行第二批考试,届时将有约1.5万名民警参加。
9时30分许,公安部法制局局长孙茂利一行来到考场巡考。他拿起一位考生放在桌子右上角的警官证进行了仔细核对,然后又走到考场另一边的一位考生旁边,俯下身子查看该考生的答题情况,而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安部已经派出13个巡视组,巡考考场的阅卷工作将由公安部统一进行,保证有真才实学的人脱颖而出。我们力求在3年内,让人民警察基本级、中级和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成为考核和选拔人才的长效机制。”孙茂利说。
京林大厦考点是全国首次人民警察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北京市唯一考点。孙茂利告诉记者,人民警察初级和中级执法资格考试是由各省组织出题,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内容所有民警都应知应会,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则侧重于综合法律知识应用以及解决较为疑难问题,所有科所队长必须通过。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具有实战性、应用性,从题目设计到审核都力求符合现实的办案需要,结合一些新法的实施,如将新修改的刑诉法作为考试重点。
孙茂利介绍,明年将举行高级综合执法资格考试,出题、阅卷、监考将全部由公安部组织。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的民警将进入法律人才专家库,将作为晋升优先考虑的队伍。“我们希望办案量大的科所队至少有一人能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以应对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
10时50分,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庞月龙提前走出考场。他笑着对记者说,考题有一定难度,但自己复习得比较充分,对通过考试充满信心。
庞月龙认为,准备考试的过程是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过程,尤其是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由于内容比较多,单位还组织了集中学习和培训。
11时整,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民警们纷纷走出考场。北京市密云县森林公安民警曹文亮表示,考试内容侧重考查法律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整个试卷考点很多,结合了森林公安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试题既有选择题又有案例分析题,内容很实用,涉及刑事、治安、行政等执法办案的方方面面,与我们平时处理的案件紧密相关。”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彦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