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局:通用警报协议可提高我国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29日 08时57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如何使预警更有效是减灾管理追求的目标,也是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研讨会的主题。来自台风委员会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分享了见解和经验。

    在研讨会上,WMO公共气象服务处处长Haleh Kootval就有效预警做了精彩的发言。她认为预警服务的有效性取决于预警的接收者能收到预警信息、理解信息、相信信息、将信息个性化,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出正确的反应和进行反馈并吸取教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Haleh Kootval表示,当前的预警服务存在两大主要问题:其一是,有关预警的各个部门应该更加紧密地合作。例如,一些国家的气象部门、灾害管理机构和媒体之间合作良好。而在另外一些国家,气象部门还没有参与灾害管理机构的决策,因而,它们就不会考虑提供更加全面的防灾信息。其二是,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公众及终端用户的沟通,使人们知道,当灾害来临时,气象水文信息如何帮助人们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应该鼓励和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和公众之间的沟通。”她强调。

    如何提高预警的有效性?她提出应该从五个方面加强:提高公众的灾害(高影响天气及其结果)意识;努力使信息更容易获得并通俗易懂;整合和拓展现有预警服务;使公众了解风险的特征以及促进个人和机构的有效决策。

    Haleh Kootval高度评价了中国气象部门的预警服务。她认为,中国气象部门和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紧密关系,使防灾减灾效果明显,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分享了在灾害预报预警方面的进展。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郑元中介绍了通用警报协议(CAP)在预警中的使用,日本气象厅国家台风中心主任Masashi Kunitsugu介绍了CAP在日本热带气旋预警中的做法,引起与会人员的关注。

    根据WMO的定义,CAP是用于紧急警报和公共预警的国际标准格式。郑元中介绍说,CAP适用于天气、地质、地震、火山、卫生等各种灾害预警和紧急警报。在CAP标准下,各种警报都变成统一的格式。同时,这种警报格式适用于各种媒体,例如:警报器、手机、传真、收音机、电视以及互联网等。

    CAP使各种预警有了统一的格式,一方面,避免了预警系统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同时,以此为基础,各种社会组织可以进一步开发预警产品。郑元中列举了谷歌基于美国天气局CAP预警制作的精细化天气警报产品。

    CAP也能节约时间。CAP允许发送人用一次输入激活多个预警系统。不仅能提高时效性,而且确保了通过多个系统传送信息的一致性。人们通过多种方式收到准确无误的信息很重要。研究发现,人们收到第一个预警信号时,通常并不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寻求核实警报的真伪。只有发布一致的信息才能提高预警的权威性,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专家高亢告诉记者。

    Haleh Kootval在全会上强调,CAP是预警服务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WMO正在大力推广,为使用CAP的成员国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

    据了解,目前,CAP已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超过10个国家和50多个政府机构或组织中得到了应用。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对现有的CAP协议进行本地化处理,将其应用到该系统,形成统一、多灾种、广覆盖、可拓展性的预警发布体系,将有利于大大提高我国预警信息发布的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高亢说。

 
 
 相关链接
· 气象局: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 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 青藏高原东部有较明显降雪
· 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江南华南等地有雨
· 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 江南华南北部等有中到大雨
· 气象局: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 江南部分地区有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