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计局11月29日发布消息:2011年,重庆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首次突破80%,达到82.5%,并首次跃居西部第1位。同时,重庆市也是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唯一超过80%的省市,高出第2位2.9个百分点。
据了解,2000年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55.4%,此后逐年提高,年均递增2.5个百分点。2006年之后,加速发展态势日趋明显,2006-2011年,重庆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年均增量达到3.5个百分点。
由于加速发展,重庆市与全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11年,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较2000年缩小了3.5个百分点。
在社会和谐、文化教育和生活质量领域,重庆的发展已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重庆市在上述方面的小康实现程度分别高于全国8.4、1.2和1.0个百分点;而资源环境、民主法制和经济发展这三个领域,重庆市与全国还存在一定差距,分别低于全国10.7、7.6和0.6个百分点。
在与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比较中,重庆在多个领域处于西部领先。其中,重庆市社会和谐、生活质量实现程度居西部第1位;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分列2、3位;而资源环境、民主法制排位较靠后,仅列第9和12位。
从具体评价指标来看,重庆市有11项指标处于西部前两位,17项指标处于前6位。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排位由上年的第8位上升为第1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排位由第4位上升为第1位。
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亮点纷呈
人均GDP是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2011年,重庆市GDP首破万亿大关,达到10011.13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跃居全国第一。全市人均GDP达到24399元(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小康实现程度为77.7%,比上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2011年,重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02元(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小康实现程度为72.7%,比上年提高了8.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2,小康实现程度为92.7%,比上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2009年,重庆市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试点工作推进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1年4月,全市38个区县已全部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实现了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五险合一”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目前,重庆市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标的实现程度已达100%。
链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教育、生活质量领域,资源环境、民主法制等六大领域的23项指标。比如,经济发展领域的指标就包括人均GDP、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城镇)等5项指标。(记者 郭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