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试验业务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试验业务工作顺利推进,以风险普查资料为基础支撑,以致灾临界降雨量计算、定量降水预报和估测等为核心技术,以基于SWAN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系统为业务平台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省级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化有望在2013年汛期前实现。
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介绍,在2011年5个省开展气象风险评估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全面启动,全国94个试点县针对651条中小河流、1500条山洪沟、870个泥石流点和1624个滑坡点开展了风险普查试点,收集了60581条记录数;通过技术攻关提升了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的支撑能力。目前全国已确定了中小流域洪水和山洪、泥石流、滑坡四类灾害六个不同时长的致灾临界雨量指标共41947个,进行了精细化的降水估测和预报产品开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平台已在全国多个省地县气象部门推广应用。
今年汛期,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试验业务已经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出显著效益。各省(区、市)气象局举行了1043次气象风险预警会商,开展了8545次气象风险预警服务,22个省(区、市)气象局开展了评估检验。以湖北为例,该省通过气象风险预警业务试验成功预报了6次山洪灾害、9次地质滑坡灾害、6次病险水库灾害,为最大限度减轻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振林表示,中国气象局将着力推进2013年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化,进一步修改完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规范,扎实推进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加快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平台建设和推广,提高定量降水预报估测水平,加强临界雨量的修订和检验。
据了解,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试验业务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气象预警服务的针对性、实用性,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关口前移,实现从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延伸,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李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