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寒冬,盘点2012年防灾抗灾成效,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一片欣喜:虽然全年先后遭受9次洪涝和4次台风袭击,灾害次数比近20年平均值偏多50%,然而直接经济损失反而降低约50%,因灾死亡人数大减84%;虽然在建水利工程比历年都多,然而全区水库无一垮坝、主要堤防无一决堤。
广西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得益于近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广西水利建设大发展大跨越。这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作出《关于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的决定》(2009年)、《冬春水利建设科学发展三年计划》(2009年)、《关于开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的决定》(2010年)、《关于实现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的决定》(2011年)、《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2012年)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治水理念,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从偏重水利工程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从只重视水利的社会效益向既重视水利社会效益又重视水利经济效益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2008-2012年,广西先后成功抵御了“黑格比”、“凡亚比”、“纳沙”、“韦森特”、“启德”等26次强台风袭击,成功抗御了2008年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2009-2010年桂西北大石山区百年不遇的秋冬春特大干旱,使受灾人口年均减少2.7%、因灾死亡人数年均减少61.4%、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农作物受旱面积年均减少7.2%,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年均减少28.2%。
5年间,广西把保障民生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大规模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人饮安全等工程建设,规模之大、投入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2008-2012年,全区累计完成120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解决1401万农村人饮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86.1平方公里。(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刘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