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在中东部旱作区实施旱作农业项目成效显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14日 09时23分   来源:甘肃日报

    今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在中东部旱作区继续实施旱作农业项目,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58万亩,覆盖了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的9个市州、45个县区,受益农户达144.11万户,仅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项总产粮食729.67万吨(折主粮),为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00万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调动农户的种植热情,甘肃省今年从多渠道筹措整合资金2.8亿元,政府公开招标采购补贴地膜2.1万吨、起垄覆膜机械1275台,及时配发到各项目县区;各项目市州、县区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筹集和整合资金3.01亿元,给农民每亩补贴地膜1.5公斤以上。尤其在覆膜期间,全省实行机械统一覆膜,大大提高了覆膜效率和质量。多方努力下,今年全省秋覆膜737.49万亩、顶凌覆膜520.57万亩,共推广这项技术1258.06万亩。

    在实施旱作农业项目中,甘肃省还组装配套高产高效技术,开展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开展一膜两年用、秸秆覆盖、膜侧种植等示范研究513项,探索总结出了一批适合当地的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体系;并以广河、环县、会宁、通渭、榆中等10个县为重点,建设旱作农业中心示范区2473个,示范带动了各项集成技术的普及推广。

    据统计,今年甘肃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990.6万亩,平均亩产639.69公斤,总产633.56万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267.4万亩,平均亩产1796.88公斤,总产鲜薯480.54万吨。旱作农业技术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使全省夏秋作物比例达到34:66;通过秸秆的合理利用,形成“全膜玉米—秸秆青贮—规模养畜”农业发展模式,静宁县今年加工处理玉米秸秆1200吨,带动全县建成规模养殖小区8个,发展养殖专业村24个、养殖大户1500户,发展养牛6.7万头,实现产值2668万元,农民人均可从中收入42元。(记者王朝霞) 

 
 
 相关链接
· 甘肃:旱区农村“白色污染”变废为宝
· 宁夏旱区发展圆枣产业为农民拓展致富路
· 宁夏:旱区冷凉蔬菜俏销海外市场
· 现代节水农业助力旱区农业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