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山西:十项机制撑开用地瓶颈 解决11万亩用地需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24日 09时42分   来源:山西日报

    11月下旬,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在朔州市召开现场会,全力推进露天采矿用地机制改革。与此同时,全省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机制循序渐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进展顺利,截至目前,三项用地新机制已为山西省解决了超过11万亩的用地需求,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用地瓶颈制约。

    2010年底,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签署了《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合作协议》,支持山西省抓住获批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有利机遇,创新三项用地机制,即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机制、露天采矿用地机制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据有关部门显示,近年来全省已关闭煤、铁、铝等矿山的废弃地面积约为14万亩,通过实施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机制,对这些废弃地进行复垦整治后,就可以调整出与复垦面积相当的建设用地;近年来全省露天矿的用地需求约19万亩,通过实施露天采矿用地机制,把这些用地的征收转用改为临时性供地,就能节省出与之相匹配的用地指标;从近两年情况看,国土资源部每年给山西省下达5万亩的城乡增减挂钩周转指标,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5年就会有20万亩以上的用地周转指标。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建功说,仅此三项用地新机制,就可以在近几年内有效盘活和节约58万亩的用地指标,比国家下达给山西省3年的新增用地计划指标还要多。

    3年来,三项新机制犹如三驾马车,为山西省冲出一片广阔的用地空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面铺开,国土资源部3年下达山西省11万亩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目前已在93个县启动127个增减挂钩项目,周转指标数达5.83万亩。露天采矿用地改革稳步推进,目前涉及用地总面积16万亩的23个试点方案已报国土资源部待批。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有38个县报送了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实施方案。

    据悉,山西省已经开始其他用地机制创新工作,包括批而未用土地指标调整利用、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再利用等7项,全省节约用地工作将更加富有成效。(记者 武俊鹏)

 
 
 相关链接
· 山西:将严控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全程监管土地供应
· 煤炭大省山西“十二五”筹资30亿元进行土地开发
· 山西省土地整治成效显著 10年新增耕地40多万亩
· 山西省将采取多种形式保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用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