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重庆"两翼"区县冰天雪地 孩子仍穿单衣单鞋上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04日 08时48分   来源:重庆日报

    “我的梦想是能和爷爷一起穿上暖和的棉衣。”谈及新年梦想,巫溪县上磺镇石峰村高友珠海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晶如是说。怀揣类似梦想的还有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官庄镇新庄村小学生刘鹏,他希望2013年自己能有一双棉鞋和几双棉袜,“这样以后就不用冻得脚疼了”。

    去年12月19日至28日,记者先后赴秀山、酉阳、巫溪、城口等地采访调查,采访中发现,这段时间重庆市“两翼”区县连续降雪、气温极低,但仍有一些贫困儿童穿着单衣单鞋上学,他们中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有的孩子手、脚、耳部满是冻疮,手指已被冻得红肿变形。

    缺玻璃少瓦片,提着火炉来上学

    去年12月27日,城口县又下了一场小雪,气温低至零下3℃。连绵的大山被积雪覆盖,外界通往县城的几条山路都已结冰。当日上午,位于该县修齐镇一座小山上的花坪村小仍在正常上课,由于教室玻璃破碎、房顶缺瓦,全校31个孩子与3位老师一起,忍受着凛冽寒风。

    花坪村小由三间干打垒式的低矮瓦房构成,房前供学生玩耍的坝子是一块“原生态”山地,屋后有一个没有横网的破旧水泥乒乓球台。全校学生被分成两个年级:三年级只有11名学生;五年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8人从家里提来了烧煤炭和木头的“小火炉”,他们将“小火炉”置于课桌下,以保腿脚不被冻着。

    “学校是1965年建的,至今少有维修,现在天花板满是裂口,有的瓦也落了,外面下小雨,教室里就得用盆接。”1980年即在此处教学的教师梅可周指了指木窗上的窟窿说,“教室里缺玻璃少瓦片,四处漏风,我几乎每个学期都要给上面反映,请求修缮房屋,但都没能得到回音。”

    翻大山过小河,打着电筒走雪路

    与花坪村小相比,海拔800多米的巫溪县峰灵镇龙王珠海希望小学的硬件设施要好得多,孩子们不用在四壁透风的教室里受罪。不过,该校仍有不少贫困儿童由于缺乏必备的过冬衣物和防冻用品而在挨冻。以2年级1班为例,全班42人中,就有7人穿单衣或单鞋。

    “全班1/3的学生要5点钟起床,翻山越岭到学校来,现在天气冷,一下雪就结冰,有10多个孩子都是打着手电筒来的。”班主任谭老师指了指远处的大山,“孩子们上个学不容易,翻大山过小河,有的脚上现在还在穿解放鞋。”

    12月20日下午,记者在临近贵州的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小门口,碰到了该校学生杨明,当时他穿着一双薄雨靴和早上就已被雪水浸湿的“泥袜子”,被冻得不断咳嗽。“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家,妈、老汉儿去广东打工已经四五年没回来了,我只有一双袜子,晚上回家得赶紧把它用火烤干。”杨明说。

    民族村小校长石祥介绍,全校247名学生中,有50多人像杨明一样贫困,衣着单薄。记者走访了“两翼”地区的10所农村小学,每所学校里都有穿着单衣单鞋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占所在学校总人数的10%-35%不等。

    小救助大温暖,伸出援手快行动

    “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村小,孩子们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家庭贫困等原因,急需过冬衣物和防冻用品。”巫溪县教委一负责人坦言,由于巫溪财力有限,能让孩子们吃上“营养午餐”已属不易,要让他们温暖过冬则需家庭与社会的力量。

    据了解,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和民间公益组织,正在积极开展救助活动。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张缘介绍,他们目前正着手向黔江、酉阳、秀山的贫困儿童发放由深圳壹基金提供的1030个“温暖包”。每个“温暖包”价值365元,内含棉衣、围巾、棉帽、雪地靴、冻疮膏等13种儿童过冬物品。

    “‘网络救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口县委宣传部一负责人称,一个多月前,在该县河鱼乡河鱼小学支教的90后成都女孩何某在微博上连续发布求助信息,促成了媒体和企业的“暖冬行动”,使城口多所村小的贫困儿童穿上了棉衣棉鞋。

    壹基金灾害管理部总监李弘表示,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嘴上”,还要多看看他们的“脚下”,希望壹基金在帮助重庆儿童的过程中,带动更多的当地公益组织参与到公益救助行动中来,告诉更多的人“请关注在寒冬中颤抖的贫困儿童”。(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所提孩子皆为化名)

    记者手记 拾起遗忘在 冬日里的“爱心”

    十日奔千里,不敢低头望。

    每到一个班级,每低下一次头,一股难以言语的酸楚就会迸发出来。在秀山、在城口、在酉阳……在上学的山路上,在教室里,在操场……只要你想寻找,一定能看到那双又绿又薄的解放鞋。天寒地冻,大雪封山,根据天气预报,1月上旬,“两翼”区县仍要连续降雪,以城口为例,日最低气温将保持在0℃以下。想想那些衣着单薄的孩童,仍将走在茫茫雪路中,真是心寒!

    面对在寒风中不断哆嗦的孩童,除了捐出钱财和忠实报道以外,我别无选择。但我深知,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想让“单衣儿童”温暖过冬,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的广泛关注、合力行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如韦唯唱的那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确,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穿不暖的贫困儿童,拾起遗忘在冬日里的“爱心”,是让这些孩童感受“美好人间”的良方。记者 张军兴

 
 
 相关链接
· 2012年重庆县域经济较快增长 有望突破6000亿元
· 重庆北碚区打造全球最大智能LED道路照明系统
· 重庆:医疗机构可参考诚信评分选择药品配送企业
· 重庆铁路:元旦出行客流激增
· 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重庆参加普通高考方案
· 重庆:加强党建 营造政治开明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