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吉林省交通业再续辉煌,在历史的长卷上描摹未来,在白山松水间铺陈希望。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助力富民强省蓝图
吉林省交通运输事业找准战略定位,抢抓历史机遇,以长春为中心,放射连接省内其他市(州)、重要经济区,便捷通达周边国家和省份的高速公路骨架网初步形成。
针对吉林省高速公路里程少、比重低、欠账多的实际,以“加快出海入关和沟通省际通道建设,加快省会到市(州)政府所在地、长白山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为目标,不断调整和完善高速公路发展规划,调增项目,加大投资,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科学发展。到目前,珲春至乌兰浩特、大庆至广州、北京至哈尔滨等3条国家高速公路大通道吉林省境内段全部建成,中蒙公路运输大通道吉林省境内段全线贯通,打通了向东通边达海、向南出海入关、向西向北辐射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出省通道。
2012年,吉林省高速公路开工里程达到1500公里,为到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72.5%的县(市)通了高速,初步形成了以长春为中心,放射连接省内其他市(州)、重要经济区,便捷通达周边国家和邻省(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统筹推进交通发展百姓出行平安便捷
建养并重,规范引领,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齐头并进。坚持“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方针,在加快干线公路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养护管理的各项措施,提升公路管养水平。着力推进服务于县域经济、粮食主产区、旅游资源开发等干线公路建设,着力推进加大通行政村、农业示范区、百镇及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
现在,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91754公里,公路密度达到48.9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国省干线普通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所占比重已达到70.9%。近年来,全省每年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都在7000公里以上,目前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74297公里,全省乡(镇)通畅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7.3%。
适应形势,转变观念,提高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面对出租车、城市公交职能划归交通运输部门的新形势,省交通运输厅加快国际、城际、城市、城乡、镇村5级客运网络建设;强化与铁路、水路、民航等运输方式规划的合理衔接,加强以长春、吉林两市为代表的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重点发展城市公共客运。
截至目前,吉林省共新改建二级及以上客运站41个,建设农村客运站304个,更新客车7467台,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转变方式创新驱动服务社会和谐发展
积极贯彻生态、景观、环保、安全、文化高速公路理念,吉林省交通运输事业紧紧抓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一主题,坚持全寿命周期理念,贯彻长寿耐久原则,坚持地域特色理念,贯彻文化景观原则,使高速公路建设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崭新道路,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也为白山松水增添秀色。
倡导“公交优先”,只为市民出行更为便捷。将“公交优先”作为城市公交发展战略,详细编制城市客运专项规划,在中心城市采取投放新能源公交车、加大停车场站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乘车环境和条件、调整延长公交线路、提高公交从业者待遇等措施,让市民出行更加舒心、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