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吉林省公安消防部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大力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和打造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两项重点工程,实现了全省火灾形势和队伍管理的“双稳定”。全年火灾4项指标全面下降,与2011年相比,起数下降25%,死亡人数下降93%,伤人数下降90%,损失下降39%,连续两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是近16年来的最好时期。公安部领导作出批示:要抓住吉林这个典型,推动全国消防工作向纵深发展。
全省公安消防部队紧紧围绕“清剿火患”战役,积极探索构建“五大工作机制”,实现火灾隐患整治全覆盖。一是建立火灾隐患分级整治机制,将火灾隐患划分为一、二、三级,逐级明确整治责任、时限和办法,推动行业部门和社会单位责任落实。二是建立重点单位法人代表约谈机制,直接告知单位消防安全问题,签订火灾隐患整改承诺书,落实整改责任,从根本上保证了火灾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三是建立异地交叉执法机制,组织全省消防监督人员分批次、跨地区开展交叉执法,对隐患突出问题进行互查互治,集中解决消防安全难题。四是建立火灾隐患“下查一级”机制。省、市级督导组分别负责帮助排查全省一、二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防止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出现盲点和盲区。五是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研究推出了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和视频监控管理等措施,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
坚持全民消防,全力营造铺天盖地浓厚氛围。开展铁军中队达标创建活动,全省共评定一星级铁军中队29个、二星级铁军中队8个。深化开展“学装备、练精兵、为实战”活动,圆满完成了两期504人的灭火救援攻坚组集中培训任务,举办比武竞赛,结合全省重特大灾害事故特点,组织开展隧道交通事故、油罐火灾事故和大型商场火灾事故等5次大规模实战拉动演练,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
坚持管建并举,全力提升战勤保障能力。全省各级消防经费总投入5.09亿元,有效保障了各项消防工作的开展。全省投入6500万元购置了41辆消防车和大量的个人防护装备。总队与一汽集团联合研发的城市主战消防车专用底盘,被公安部评为“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投入2806.2万元新建了总队后勤库房、搜救犬基地、火灾科学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全省累计投入资金4.12亿元,新建、改建、扩建、续建营房项目33个,官兵生活、训练条件明显改善。(封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