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8届粤港澳气象业务合作会暨第27届粤港澳气象科技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称赞粤港澳为中国区域气象合作树立了典范。
此次会议于1月8日至10日在广东韶关举行。时逢粤港澳启动气象合作30周年,三地气象同行共同回顾了30年合作取得的成就。
沈晓农表示,中国气象局将调动部门内外的各种资源,全力支持粤港澳三方气象业务和科研合作。他希望粤港澳三方气象部门能够继续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通过健全合作长效机制,加强气象资料和服务产品的共享与交流,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深入完善细化合作内容,交流工作思路和管理思路。
1983年,国家气象局和广东省政府批准粤港合作会谈方案。1984年,粤港签署《广东省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建立自动站合作协议》。自1985年建成黄茅洲海岛自动站以来,粤港澳三方气象部门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从气象防灾减灾到应对气候变化,从观测资料共建共享到数值预报核心技术合作,从科学管理到业务人员的交流,三地气象工作者为搭建合作共享平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等大型活动联合气象保障服及应对台风、暴雨和强对流等多种灾害性天气的具体行动中,粤港澳气象部门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大大提高了三地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能力,共同为大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粤港澳将促进三方在公共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数值预报、自动站建设、数据共享、灰霾监测预警以及南海海洋气象业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董永春 黄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