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拧开水龙头,甘洌的甜水汩汩涌了出来。”家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盐泥村的初二学生王学军,曾经在作文中写下这样的梦想,希望有一天不再去一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吃。如今,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安全人饮工程的顺利实施,他的梦想终于成真。目前,全区受惠该工程的农村群众已达231.5万人。
小省区搞出大水利
宁夏水资源匮乏、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率全国垫后。但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从侧面印证了宁夏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近年来,宁夏在节水、人饮、农水建设、工农业用水等方面均实施了精细化发展规划,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节水示范省区,宁夏已实现连续4年引黄耗水量不超国家下达指标的目标。
2012年,宁夏水利投资突破100亿元。近3年来,宁夏水利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涉及人饮工程、农村水利、节水灌溉、扬黄工程改造等八大类、二十多个领域。其中,宁夏创建节水型社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化堤防建本报记者李建新设等均走在全国前列。
科学调控避害就利
2012年7、8月份,黄河30年来历时最长、流量最大的洪峰袭击宁夏,800里标准化堤防缚住“黄龙”,未给群众造成大面积财产损失,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
目前,随着农村人饮、工业供水、黄河治理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水利工程已开始发挥出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宁夏已初步构建起“山川统筹、南北调剂、丰枯补给”的水资源高效调控框架网络。
近年来,宁夏“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和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引领水利加快发展,初步探索出破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水问题的有效路径。黄河标准化堤防、爱伊河实现了功能内涵的突破和建设模式的创举,连续多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全区22个县(区)原规划的22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提前一年得到解决。备受全国人大重视的重点督办建议中部干旱带115万亩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发挥效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社会大兴水利的崭新模式。